全国消防月
![]()
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将于11月9日启动,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旨在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规范用火用电行为。
![]()
文物消防
文物、古建筑是文明的符号、历史的见证。文物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消防方面也有诸多先天不足。加强古建筑消防工作,确保古建筑消防安全,是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文物消防,我们如何做?
1
强化“人防”措施
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讲解员、安保人员开展消防培训,模拟火灾疏散、初期火情处置演练,让“懂消防、会应急”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同时,在景区、博物馆显眼位置设置消防警示标识,引导游客不吸烟、不携带火种,从源头减少火灾隐患。
2
严格消防设施管理
对文物建筑应根据防火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配置必要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确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防火间距。用于参观、游览和经营场所的文物建筑,要切实采取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
3
严格用火管理
用于宗教活动场所或者民居建筑等确需使用明火时,应加强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专人看管,必须做到人离火灭。
4
严格用电管理
文物建筑内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电器选型、安装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备适用的电器火灾防控装置。文物建筑内宜使用低压弱电供电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得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器具。确需使用的,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落实使用管理制度。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室内外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保护措施。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5
严格大型活动管理
在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等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进行防火检查,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同时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预先组织演练。要按规定事先将活动情况和消防措施报当地公安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举办活动。
![]()
文物无言,却承载着千年文明的重量;消防有责,守护着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每一次细致的排查,每一次用心的演练,每一个人的消防安全意识,都是在为文物“续命”,为文明“护航”。
(图文来源于“呈贡文博”,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