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正确意见不被采纳,毛主席赌气请假,项英正中下怀,危险由此构成》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32年1月9日,临时中央要求红一方面军攻打赣州,以便把刚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迁入赣州。毛主席和朱德等人认为红军还不具备攻打赣州的条件,极力反对。然而,当时在红军队伍中,威望仅次于毛主席和朱德的彭德怀,却自信能打下赣州。
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月之后,大家很快就发现,真理握在毛主席的手里。
老覃在这里再顺便说上几句,新中国的无数的革命先烈、元勋,以及十大元帅,众多将星,任意单拎一个出来,都是人间的龙凤,个个不同凡响,但是,经过了长征,经过了抗日战争,再经过解放战争,都如百川归海,都如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样,心悦诚服听命于毛主席,就是他们都发现,真理一直掌握在毛主席那里。
朱德是共和国第一开国元帅,上了井冈山,在经历了“八月失败”之后,很快就认识到了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之准、之远、之高深,此后,在任何政治、军事的大方向上,都与毛主席保持步调一致,高度统一。
陈毅元帅在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了前委书记,志得意满,以周郎自居,运筹帷幄,却遭遇了连连失利,不得不重新审视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从此死心塌地地追随毛主席,至死不渝。
另外,如中央特派员周以粟,中央三人团成员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以及后来的刘伯承、博古、张闻天等等,在一开始,都是以自己是中央大员,有留洋的经历,理论水平高,认为山沟沟里走不出马列主义,但到最后,无不为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所折服。
![]()
没办法,真理在毛主席那里。
十大元帅的林彪、罗荣桓、叶剑英、聂荣臻、贺龙等人,却是初次与毛主席接触,就迅速地被毛主席的伟大才能所征服。
项英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体会不到毛主席的高明之处,陈毅曾遗憾地对他说:“你不信润之,是你的水平问题了。”
这一次,彭德怀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四次强攻,四次受挫,失了3000以上优秀将士,被俘1800多人,其中的第一师侯中英被俘后惨遭杀害。
陈诚、罗卓英部所属之11师、14师、52师和两个独立旅,从吉安经遂川到达赣州外围的赤主岭,来自广东的国民党敌军也北上到了大庾岭、九渡水一线。
彭德怀的作战部队陷入了敌人的重兵包围之中,不但不能继续攻城,连撤退都困难了。
项英等苏区中央局成员急得团团转。
突然有人说“毛委员有办法”。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项英如同溺水者,不管抓到的是大绳还是稻草,赶紧拼命抓住。
时值三八女节的清晨,大雨倾盆,寒风刺骨,他不顾不管,带了两名警卫员,冒雨前往东华山求救。
老覃在多年前写的《1932年,失去军权的毛主席“撒豆成兵”,救出了身陷绝境的彭德怀》一文中说了,毛主席有大气量,大魄力,不计前嫌,大胆起用了刚刚起义过来的红五军团,从旁策应,顺利地把被围的红一三军团导引到了赣州城东面的江口地区及赣州以南的地区,脱离了险境。
彭德怀因此大赞毛主席真有“撒豆成兵”的本事。
毛主席见了彭德怀,没有说埋怨的话,反倒安慰他说:“责任主要的不应由你承担,问题的关键在于指导思想上出了毛病。”
![]()
赣州城争夺战算是降下帷幕了。
接下来,红军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苏区中央局在江口圩前敌总指挥部召开扩大会议。史称“江口会议”。
中央局的多数人仍然是撞了南墙也不肯回头,坚持占领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方针,主张向北发展,夺取赣江流域各中心城市。
毛主席坚决反对,建议红军撤回中央根据地休整,筹备粮食,迎接敌人的下一次“围剿”。
毛主席的正确意见又遭到中央局成员的群起攻击。
现在可查,1932年3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训令》中,有诸多指斥毛主席为右倾机会主义观念的言辞,并有号召全党全军与之作坚决无情斗争之句。
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彭德怀,希望能得到彭德怀的支持。
可是,彭德怀又一次让毛主席失望了,他投了毛主席的反对票,支持中央局大多数人的意见。
此事过了40年,彭德怀在提笔追述时,懊悔万分地写:
“当时我如支持毛主席的意见,中央局可能会重新考虑。”但是,“当时自己仅仅是服从中央决定,带有被动的盲目性。”
最终, 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了红军主力向北发展的策略。
毛主席无比痛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