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一天下午,福州螺洲镇吴厝村来了好几拨人,是从台湾、厦门、泉州三地过来的,村口那棵上百年的老榕树底下铺满了黄叶子,脚踩上去都是沙沙的声音,他们这一行有十二个人,手上拎的都是那种老式的竹篮子,里面是安溪的清茶、金门的老酒,还有一包红纸裹着的蚵干,这三样东西,是做王碧奎小时候最爱吃的“蚵仔面线”少不了的。
 ![]()
领头的是王碧奎的侄孙,王建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白衬衫的领子都洗得有点毛边了,可他还是把西装外套搭在胳膊上,他说,阿姑讲过的,回家要先看祖屋,再拜榕树,最后给吴石姑丈点一炷香,这个顺序不能错。
 ![]()
一行人就停在吴石故居的门口,那门是新刷的油漆,还没干透,门楣上“吴石故居”四个字是去年福州文联找老师傅新刻的,字里头还有股劲儿,王建勋伸出手想敲门,又停住了,回头问旁边的人,我阿姑当年,是不是也这么敲过这扇门,旁边一个福州地方志的志愿者小林,立马递过来一张1923年的旧照片,上面吴石穿着军装,王碧奎穿着旗袍,两个人就站在这个门槛上,大家凑过去一比对,门槛右边那道被风雨劈开的裂缝,跟一百年前照片里的纹路一模一样,真神了,就像个暗号,把两个时空给对上了。
 ![]()
一脚跨进去,头一个天井里已经摆了张简单的祭桌,上面铺着闽南那种白底蓝边的“八仙裙”桌围,王家的后人把带来的东西一件件往上摆,三杯清茶,三盏酒,一碗蚵干,最显眼的,是一方月白色的缎子手帕,右下角绣着“碧奎”两个字,那针脚细得跟头发丝似的,王建勋说,这手帕是姑婆1948年从厦门去台湾前一晚,塞给他大嫂的,她说要是回不来了,就拿这个当骨灰袋,一句话就把旁边几个年轻姑娘的眼泪给说下来了,那手帕在灯光下有点泛蓝,像皱巴巴的海峡。
仪式特别简单,没念什么祭文,也没人主持,王家人站成一排,年纪最大的王建勋上去点香,他两只手捧着香,先朝着东边的厢房鞠了个躬,那地方以前是吴石的书房,窗户框上还留着用铅笔写的“榴月”两个字,说是将军的习惯,每年农历五月都要写一段《离骚》,三炷香插进香炉,火星“啪”地爆了一下,好像有了回应,王建勋转过身,对着大家说,今天来,就是要替阿姑把一件事给坐实了,她走之前一直念叨,吴石姑丈是福州人,她也是福州的媳妇,不管岛内还是岛外,王家的根和吴家的根都在这条巷子里,以后谁要是来问,就把这话留在祖屋的瓦片上。
 ![]()
他话刚说完,就掏出一封复印的信,是王碧奎1991年3月从台北荣民总医院写给大陆侄儿的,信纸头上还印着红字,信里就五行字,提了两个地址,一个是“螺洲吴厝一号”,一个是“仓山梅坞路王氏宗祠”,信最后一句是,“若两岸可通,代我烧纸,告之吴郎,我未负他”,这信以前就在王家自己人里传,今天算是头一回在大陆念出来,念完,志愿者小林拿出早就备好的A4纸,上面是福州市公证处上午刚开的《档案核查回执》,确认吴石和王碧奎的结婚登记记录还在福州市档案馆里,编号“民字第104号”,登记日期是1923年10月15日,这张回执被贴进了故居的访客簿,成了第两万零三十二条记录,也是第一条有王碧奎娘家人签名的,王建勋在签名栏写下“侄孙王建设、王建勋、王建华等十二人拜谒”,墨水还没干,就被人拍了照传到网上,十分钟不到,点击就过了十万。
 ![]()
仪式弄完,大家又走到第二个天井,那里新立了块黑色大理石碑,刻着毛泽东1960年写的《赞密使一号》,“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落款是“吴石将军殉难十周年”,王建勋拧开带来的金门老酒,绕着碑座倒了一圈,酒香跟油漆味混在一起,也不觉得怪,倒到第三圈,他突然停下来,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旧铜扣子,上面刻着“W.S”两个字母,那是王碧奎临走前从病号服上剪下来的最后一颗,王建勋把扣子轻轻放在碑顶一个凹下去的地方,大小正好,他低声说,阿姑,你交待的三件事,今天都办完了。
走之前,王家人在门口的签名簿上写了联系方式,还同意把手帕、铜扣、信的原件都暂时借给福州档案馆做数字化,小林说,档案馆打算把这几样东西跟吴石就义前在牢里写的《自白书》放一块,办个“吴石·王碧奎专题展”,估计明年清明就能对外开放,这消息一出来,网上评论区点赞最高的一句话是,原来海峡最窄的地方,在福州这一进老屋。
 ![]()
傍晚六点,螺洲镇的灯都亮了,王家人最后去看了王氏宗祠,那地方早没人住了,就剩下一对明朝的石鼓,石鼓缝里不知道谁塞了一把新鲜的木棉花,红得像一团火,王建勋把花拿起来,又放了回去,说,花留在这,根也留在这,人还会再来的。
三辆车慢慢开出镇子,车尾灯很快就消失在橘红色的夜色里,吴厝村一号的大门又关上了,门缝里透出一点光,正好照在那道上百年都没变的裂缝上,像一条安安静静的河,把两岸的脚印都缝在了一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