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广东清远迎咀水库边,两辆满载猫笼的卡车悄然驶入。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数十名戴口罩人员将上千只猫咪集体"放生",场面混乱不堪。惊恐的猫咪四处逃窜,部分应激跳入水库挣扎溺水,志愿者不得不划桨板紧急救援。这场以"救命"为名的闹剧,最终演变成对生命的集体谋杀。
 ![]()
image
清远水库放生事件现场直击
迎咀水库管理所证实,事发区域属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视频中清晰可见,放生者将猫笼集中堆放在水库中央岛屿,打开笼门后猫咪四散奔逃。由于岛屿四周环水,大量不习水性的猫咪在惊慌中跳入水库,现场至少三只猫被志愿者救起。
 ![]()
image
龙塘派出所民警表示,接警赶到时多数猫已逃入山林。这并非该水库首次发生类似事件——8月底同一地点曾出现60只病死猫和100多只奄奄一息的活猫,经检测多数携带猫瘟病毒。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围网防不住愚昧"。
家猫变生态杀手的科学警示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指出,家猫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本次放生可能引发三重生态灾难:首先是捕食本土鸟类,澳大利亚研究显示每只流浪猫年均猎杀390只鸟类;其次是传播猫瘟、狂犬病等动物疫病;最隐蔽的危害是与野生豹猫等近亲杂交,造成基因污染。
 ![]()
image
中山市猫咪救助站检测发现,8月同类事件中获救的流浪猫80%携带猫瘟病毒。若病死猫尸体随雨水流入水库,将对饮用水源造成实际污染风险。水库管理所提供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8月事件后水体大肠杆菌群超标2.3倍。
黑色产业链:每斤5元的"赎命生意"
某短视频账号曝光了放生背后的交易链条:猫贩子以每斤5-8.5元价格收购流浪猫(部分涉嫌盗抢宠物猫),放生组织按"救猫斤数"向信众募捐。11月1日这批放生猫总重5444斤,募得善款30997元,其中包含700元"运费"。
 ![]()
image
志愿者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8月事件中放生的200多只猫同样来自付费收购。这种"按斤计价"的商业模式,催生了从捕猫、运输到放生的完整产业链。更讽刺的是,放生视频中反复强调的"救命功德",实则加速了这些猫的死亡——野外存活率不足40%。
正规救助与违法放生的生死对比
中山市猫咪救助站展示了科学处置流程:新收容猫咪需经过21天疫病隔离筛查,完成绝育手术后,健康个体进入领养程序,老弱病残则安置在庇护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库放生猫因缺乏生存技能,大多死于饥饿、疾病或溺水。
 ![]()
image
图片资料显示,救助站猫咪平均体重4.5公斤,毛色光亮;而水库发现的流浪猫平均仅1.8公斤,呈现严重营养不良。佛教人士指出,原始佛教经典中"放生"本意是解救即将被杀的动物,而非制造新的杀业。
完善立法:让放生回归真善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8条明确规定:随意放生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生态系统破坏的,需承担法律责任。林业部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查处违法放生案件217起,但多以批评教育结案。
专家建议建立三项机制:制定放生物种白名单,禁止家猫等入侵物种;实施放生许可证审批制度;强制佩戴生物识别追踪器。广东省佛教协会已发文倡议"科学放生",要求寺院对信众进行生态教育。
结语:慈悲不应是生态的坟墓
当放生变成按斤计价的生意,当慈悲异化为生态灾难,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善行的本质?真正的护生不在于仪式性的集体表演,而在于对每个生命规律的尊重。若发现违规放生行为,请立即拨打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用理性守护生命尊严。
occurrenc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