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凌晨】“目标方位一百二十,距离十八海里!”参谋紧盯雷达,低声报告。指挥席灯光昏暗,却没人多说一句客套。无人怀疑,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夜训,而是一场专门为台海局势量身打造的联合作战演练。
![]()
东部战区这轮行动,没有铺天盖地的口号,却把海空火力配置拉满。驱逐舰、护卫舰、岸基导弹旅与预警机、歼击机协同,保持三维监控。靶区选在台湾海峡北段,一条素来被外军情报机构盯得最紧的水道。战区司令部给出的要求是“态势展示要看得见、摸得着,让对岸夜里也睡不安稳”。
放眼过去几年,军演规模不是第一次大到让外媒惊呼,但这次细节尤为敏感:解放军舰机贴着所谓“海峡中线”转场,一次次压缩对岸空域回旋余地。短短三十六小时内,十余批次战斗机在高低空交替穿插,台军防空雷达几乎难以形成完整跟踪链。台军指挥所无线频道一度出现慌乱,反映了受训部队的真实压力。
有意思的是,最吸睛的画面并非导弹齐射,而是那艘服役已近四十年的“济阳级”护卫舰。该舰的127毫米主炮被央视镜头原汁原味记录,炮口死死锁定我方052D驱逐舰“南通舰”。如果不是拍摄角度太正,观众甚至难以察觉这艘老舰已经锈迹斑驳。台军为什么要把一门老炮推到聚光灯下?熟悉海军战术的人都懂,这更像是一记摆拍式心理战,意在宣示“我虽老但敢拼”。
遗憾的是,这种“敢拼”在纯粹的火力对比面前显得相当脆弱。“南通舰”雷控火控系统升级后,数秒即可完成连续射击;对岸老旧火控要调整仰角与预测点则需十秒以上。一旦真打,结局如何不难想象。演练导演部没有下令针锋相对开火,却把全程数据记录交给学院和研究所做模型推演,目的只有一个:让参演单位清楚认知风险窗口究竟有多短。
军事动作之外,大陆对台经济措施同步推进。商务部二十七号通告,暂停部分ECFA货品关税优惠。表面看是贸易手段,实质是压缩“以经谋独”的回旋余地。台北一些商界领袖私下承认,若无ECFA让利,石化与机械出口很快就要掉到东南亚同业后面。关税清单一公布,岛内财经节目一片哀嚎,比起炮火,这种无声的折扣更让他们感到真实疼痛。
![]()
正当岛内舆论焦躁,退役上校黄征辉抛出“三条件论”:保留现行制度、继续拥有“外交空间”、维持独立军队且由大陆买单。乍一听像是谈判筹码,细究却漏洞百出。国际法框架下,地方政府不具备独立外交主体资格;军队更不可能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自成体系。更关键的是,每年台军预算折合两千多亿新台币,大陆财政再宽裕,也不会为一支与自己曾长期对立的部队埋单。
这些“条件”在岛内被部分媒体吹成“务实创新方案”,但大多数军事分析人士—尤其是熟悉两岸力量对比的退役将领—心知肚明:一旦统一,无论模式如何设计,核心军权只能掌握在中央。否则,敌意积累数十年的武装集团若保留完整建制,风险巨大。军队整编、编制融合、岗前政审,这些步骤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是,西太平洋方向的外部势力并未闲着。美国近期一份国防授权法案,继续拨款帮助台军采购F16V与岸舰导弹。澳大利亚、日本也在不同场合宣示“确保台海和平稳定”。字眼听上去“善意”,但背后的剧本不难判断:利用台海紧张牵制中国战略资源,这是冷战后惯用办法。解放军这轮演练不仅是对岛内的震慑,更是对外部输血的预先“风压试验”,向他们表明插手成本会越来越高。
![]()
分析台海形势,不可忽视民意成分。岛内民调波动剧烈,但每逢经济受挫、兵役延长,支持对抗的比例就会往下掉。当兵从四个月增至一年,对二十二岁至二十六岁的男性来说,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成人礼”,而是一整年收入与职涯空窗。生活层面的痛感,比任何政治宣传都直接。
同时,大陆社会也在摆脱“和平统一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近年公开场合能听到的声音更为多元:既要做好最坏准备,也要尽量减少冲突溢出风险。专家研判,“政治谈判窗口”与“军事解决窗口”正在叠加,留给温和方案的时间被外部干预硬生生压缩。
![]()
试想一下,如果外军教官真出现于台军炮兵阵地,或者台军导弹指挥系统接入北约联战数据链,解放军不可能袖手旁观。正因如此,战区层面演练从单一科目进化到体系融合,并把实战化指标拉得更高。这不是展示,而是提前适应高强度对抗的必然步骤。
尽管局势紧张,但中央对“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方针从未动摇。官方多次表态,“一个中国原则”是谈判底线,“两制方案”可在台湾具体情况上充分照顾;凡涉及主权与安全的核心利益,没有讨价还价空间。这种组合拳意味着:愿谈,但不惧打;谈判有门,威慑不停。
在演练结束后的总结会上,一位参演旅长提到:“最怕的是对手误判,更怕的是我们自己松劲。”这句话被记录在简报扉页,随后传达到基层连排。对岸那门对准“南通舰”的老炮提醒所有人,战场偶然性永远存在,任何一次疏忽都会付出代价。保持高度戒备,同时推进制度设计与经济压力,才是让两岸重回理性轨道的现实路径。
![]()
综合近期动向可见,台海未来走向仍取决于硬实力对比与各方意志强度。解放军的演练只是众多手段之一,配合关税工具与外交布局,形成捆绑效应。只要岛内政客继续将“台独”当成保位筹码,军事威慑与经济惩戒就不会收手。骤雨将至,真正的选择权其实早就摆在台北的长桌上。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