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彭总手底下任职的名将,不计其数,军衔高,成就大的是哪两位?

0
分享至

“1950年10月13日,火车快到安东时,彭总忽然回头问一句:‘老黄,你身体扛得住吗?’”熟悉的人都知道,这里说的“老黄”并不是普通参谋,而是后来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黄克诚。简短一句关切,把两位老战友二十多年的生死与共都勾了出来。

回看时间轴,要追溯到1928年7月的平江起义。那一役,彭德怀横刀立马,打出了红五军的招牌;而21岁的黄克诚,则在红四师政治部做骨干,眼见“彭司令”在枪林弹雨里杀出一条血路。自此,两条战线生涯交织。红军时期的第三军团,抗战时的“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解放战争的西北野战军,再到入朝作战,都留下两人并肩指挥的身影。



红三军团向来号称“猛虎营”,仅从1955年授衔的名单就能看出锋芒:一位大将、十一位上将、二十余位中将、上百位少将。放眼整个人民军队,这种“将星密度”极为罕见。也正因为底子硬,彭总挑选助手时从不单看资历,而是要能顶事。黄克诚和张震,就是在这种高标准里脱颖而出的两块“压舱石”。

先说黄克诚。土地革命战争末期,中央苏区失利,红军被迫突围。一次夜渡赣江,黄克诚被敌军炮火震晕跌入水中。彭德怀冒着枪声吼道:“把老黄给我拉上来!”几名警卫一起跳水,才把人救起。抗战时期,两人同在一二○师并肩作战,平型关、神头岭、雁门关,一仗接一仗。黄克诚负责政治工作,也会亲自上阵,“政治部主任背冲锋枪”的画面成为一段佳话。

到了解放战争,黄克诚的角色更重——西北野战军前委副书记兼后勤部长。西北战场艰苦,缺马缺粮更缺弹,他却能在半年内把几支零散部队补充到“能拉四个旅”的规模。胡宗南在日记里抱怨:“西北共军补给奇快”,说的正是黄克诚布的那张后勤网。1955年授衔,他名列“大将”第三位;1965年起又主政总参,统筹三线布局。倘若问起西北战略纵深是谁先画的图纸,答案里一定有黄克诚。

再看张震。很多人记住他,是因为越南战争期间他主持昆明军区,布置边境协防;或者是1980年代他创办国防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联合作战的骨干。但在彭总眼里,张震的起点更早: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作战参谋。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写电台密码、排行军路线图,常被彭德怀拍肩膀:“小张,地图摊开来,我看你这条路咋比我想的近。”

解放战争后期,张震调往华东野战军任粟裕的参谋长,有一个细节很少对外提及——粟裕起草孟良崮战役方案时,张震把十几条山道往返丈量,硬是把机动预备队赶在国民党突围前堵到主峰。这种“极限测距”让彭德怀大为欣赏,曾打趣:“张震的脚比车快。”抗美援朝后,张震在总参、南京军区、昆明军区都有要职,1988年授予上将衔,1992年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迄今为止,红三军团里跻身军委领导班子的,仅彭德怀和张震两人。

有意思的是,两位将军的性格截然不同:黄克诚直来直去,说一句“枪口抬高一寸”能让全营士气翻番;张震则更像智囊,遇事先推演几种预案,再挑最稳的那条。可是彭德怀对二人评价却惊人一致:“一个靠胆识镇场面,一个用脑子算胜负,都是能打硬仗的人。”

战争年代,彭德怀手下猛将何止百余。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被称“三虎”,钟伟“猛冲不回头”,李天佑“快刀割麻”,王平“守如泰山”。他们身上,都能看到彭德怀的影子:敢打敢拼,不惧关键失误,遇到问题先想打法而不是借口。遗憾的是,真正把“军衔最高”和“职务最高”两项指标同时推到极致的,仍只有黄克诚与张震。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遭遇逆风,黄克诚挺身而出,被撤销总参谋长职务;1980年代张震奉命筹建国防大学,需要在三个月内调集三军教材、人事编成,他一句“任务是政治生命,没有条件也得成”让指挥链上下无话可说。细节不同,气质一致——宁可担责,也要把事办了。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两位的配合,彭德怀能否放心大胆去打滇西会战、去横扫朝鲜战场?答案恐怕难以肯定。战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将星再亮,也需要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一起把缺口补上。黄克诚与张震,就是那两块挡风板、两根顶梁柱。

1955年授衔典礼,彭德怀站在台下,看着黄克诚肩上的一颗大星,拍手笑道:“老黄这回坐实了‘老三’。”三十年后,国防大学挂牌,张震在主席台上宣读训词,台下有人私语:“彭老总的兵,走到哪儿都撑得起场子。”言语不多,却道尽师徒之间、上下级之间绵延数十年的信任与传承。

从平江枪声到抗美援朝硝烟,再到改革年代的院校创立,这条时间线像一面镜子,映出彭德怀识人的眼力,也映出黄克诚和张震的担当。军旅江湖风云变幻,总有人把后背交给过命兄弟。对于彭总来说,那两位背影,一高一瘦,一黑一白,恰好回答了“谁最靠谱”这个朴素而沉甸甸的问题。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1367文章数 121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