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看来2025年最刺激的“全球大战”,非中美贸易博弈莫属,美总统特朗普刚上任,就开始挥着关税大棒喊“对等制裁”,4月直接把对华关税飙到34%,扬言要让中国“低头”,结果中国没有思考太久,就分别甩出12项反制措施,从稀土、大豆等多方面精准反击,而当时间来到了10月底釜山会晤,两国突然握手“休战”了?
![]()
贸易战的全面升级
这事儿得从2025年1月说起,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就把“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焊死”在台面上,2月刚过他就拿芬太尼当由头,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说是“保护主义措施”,其实就是想拿关税当筹码迫使中国让步,当时中方没惯着,立马宣布2月10日起对美部分商品反制。
![]()
还对钨等25种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算是先亮了亮“工具箱”,可美方压根没停手,3月直接再加10%关税,把总税率提到20%,还顺手把50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塞进“实体清单”,其中12家是做AI大模型和服务器的,42家涉及其他高科技领域,摆明了要卡中国的“技术脖子”。
这波操作彻底把矛盾推向高潮,4月2日白宫干脆“撕破脸”,宣布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还说要在5月终止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简直是把贸易战的“闸门”全打开了,美方本以为这招能“一招制敌”,毕竟以前不少国家都扛不住这种施压,但他们忘了,中国这些年早把“反制预案”磨得发亮。
![]()
4月4日中方直接12箭齐发,每一招都精准打在美国的“痛点”上,关税方面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4月10日起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实打实的“对等回击”,更狠的是“稀土牌”,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当天就发公告,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公告里明明白白写着依据《出口管制法》,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法理上站得稳稳的,可能有人不懂“稀土”这张牌的威力,通俗点说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精准制导武器的元器件,都得用中重稀土,美国军工企业每年要进口的稀土里,中国产的占了“大头”。
![]()
这招一放相当于直接收了他们的“军工零件盒”,难怪美国国防承包商当天就急着给白宫发抗议信,除了这些中方还把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家涉台军售企业塞进不可靠实体清单,海关总署更是暂停了3家美国企业的禽肉骨粉输华资质,连杜邦公司都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这波“组合拳”打得美方措手不及。
美方没占到便宜,又把矛头对准了农产品,觉得中国离不开美国大豆,可他们没想到,中国早就把“鸡蛋分在了不同篮子里”,根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1-9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8618万吨,同比还涨了5.3%,但采购重心彻底转向了巴西。
![]()
光是9月巴西对华出口的大豆,就占了他们当月出口总量的93%,而美国大豆呢?因为加征关税后成本涨了25%,1-8月输华量直接降了80%,中西部的仓库堆了4700万吨大豆卖不出去,价格跌了32%,豆农们“哭”着找议员告状,特朗普的农业票仓直接“亮红灯”,这哪是“卡脖子”,分明是中国换了家“大豆超市”,顺便让美国的“货架”积了灰。
![]()
从制裁升级到釜山休战
高科技战场的博弈更有意思,美国5月升级芯片管制,把限制海外流片的范围从7nm扩到14nm,想断了中国先进芯片的路,可中方早有准备,除了稀土管制,还加大了对国产芯片的扶持,更关键的是中国是美国芯片最大的消费市场,2024年美国对华芯片出口占比还高达52.8%。
![]()
管制一出英伟达、英特尔的股价先跌了10%,美股半个月蒸发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14%的GDP,摩根士丹利直接把美国当年GDP增速预期从1.9%砍到1.5%,高盛也下调到1.7%,这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操作,连美国媒体都吐槽“没见过这么蠢的制裁”。
到了9月美方急眼了,搞出“50%穿透性规则”,连海外的中资企业都要制裁,还对中国海事和造船业加征港口费,想靠物流施压,可中方的反制更精准,直接升级稀土管制,只要产品里含0.1%的中国技术就得要许可,等于把全球产业链的“开关”攥在了手里。
![]()
其实从5月开始,双方就没真正断过沟通,5月10日日内瓦会谈达成建立磋商机制,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8月斯德哥尔摩会谈,又暂停24%的关税90天,算是给紧张的局势降了温,直到10月30日釜山会晤,两国元首终于坐下来谈了100多分钟,这才敲定了“休战”的细节。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这次会晤明确了“中美应做伙伴、做朋友”的定位,承认“脱钩不可行”,还建立了台海和南海的冲突预防机制,经济上更实在,美方取消了芬太尼相关的关税,暂停了对中企的制裁和海事调查,中方也相应暂停了稀土管制和部分反制措施,双方同意在能源、AI等领域加强合作。
![]()
商务部后来发的公告里写得很清楚,24%的关税暂定暂停一年,涉及的商品清单涵盖了机电、农产品等多个领域,算是给两国企业吃了颗“定心丸”,可能有人会问,这到底是谁赢了?其实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但能看出谁更有底气。
![]()
中方韧性与规则底气的彰显
中方的底气藏在数据里:2024年中国进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就算对美出口降了,东盟和欧盟立马补上来,市场多元化不是白喊的,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2024年经常账户顺差占GDP只有2.2%,反倒是美国2024年货物贸易逆差达1.2万亿美元,连续四年超万亿,他们才是更离不开全球市场的一方。
![]()
而且中方的反制,从来都是“有理有据”不是“瞎打”,国务院新闻办4月发布的《中方立场》文件里,一条条列清了美方违反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事实,从农产品到金融服务,再到滥用301关税措施,把美方的单边主义行径摆得明明白白。
中方的每一项反制措施,都符合WTO规则,要么在世贸起诉,要么依据国内《出口管制法》,既维护了利益,又占了道义高地,现在回头看,这场贸易战更像一场“压力测试”,测出了中国产业链的韧性,也测出了美国贸易政策的脆弱性。
![]()
特朗普想靠关税重建制造业,结果国内物价飞涨、企业叫苦,中国看似被动接招,实则用稀土、市场多元化、规则武器打出了“组合拳”,最后在谈判桌上掌握了主动权,大国博弈拼的从来不是“嗓门大小”,而是“不可替代性”。
![]()
结论
中国的稀土、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都是别人拿不走的底气,而美国的芯片再强,也得有市场和稀土需求,单边霸凌行不通,釜山会晤的“休战”不是终点,但至少让美方明白,和中国玩“零和游戏”没有好结果,合作才是唯一正确选项。
![]()
这场大戏还没落幕,但在我看来至少可以看清了一点: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把自己的事办好,有足够的“反制工具箱”,就不怕任何风浪,毕竟谈判桌上的筹码,从来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靠实打实的实力堆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