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边把中国当成最大贸易伙伴,一边却要砸165亿人民币换掉中国的通讯设备——德国最近这波操作,直接让国际科技圈和经贸圈都炸了锅。根据彭博社刚曝出来的消息,德国政府正打算从纳税人兜里掏出20亿欧元,专门补贴电信运营商拆换华为、中兴的设备,这钱要是花出去,相当于每个德国公民要多掏24欧元,而这一切,离他们跟运营商签协议才刚过去一年多。
![]()
这事得从2024年7月说起,当时德国内政部以“潜在安全风险”为由,逼着德国电信、沃达丰这些巨头签了份有约束力的协议,白纸黑字写着两阶段目标:2026年底前必须把5G核心网里的中企设备拆干净,2029年底前连无线基站、传输线路这些外围设备也得全换成欧洲厂商的。可协议签归签,运营商压根没动真格——华为在德国5G市场的份额早飙到了50%-59%,德国电信的基站里超过半数都是华为设备,性价比摆在那儿,换一套新的成本太高了。就拿德国铁路系统来说,光换华为设备就得额外花4亿欧元,更别说全国的通信网络了。运营商心里跟明镜似的,真要自己掏钱换,要么涨用户资费,要么拖慢5G建设,怎么算都亏。
直到今年10月底,德国政府终于松口要“买单”,可这钱从哪儿来还没吵明白——有人说要动国防预算,有人提议挪用基建资金,不管咋选,最后都得挤占医院网络升级、乡村宽带覆盖这些民生项目的钱。更讽刺的是,喊了这么久的“安全风险”,压根没人拿出过实锤证据。华为2001年就进了德国市场,在杜塞尔多夫建了欧洲总部,慕尼黑研发中心里500名科学家大半是德国人,1800多名员工里70%都是本地雇员,早跟德国的数字生态绑在了一起。之前德国电信自己做过测试,华为设备的故障率比诺基亚还低2个百分点,运维成本一年才2万欧元,可换一台诺基亚基站的综合成本要12万欧元,交付还得比华为慢5个月。
说白了,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为了安全”,而是架不住美国和欧盟的连环施压。欧盟2023年就把华为、中兴贴上“风险标签”,美国更是天天吹耳边风,拿盟友关系说事儿,之前英国、澳大利亚就是这么被说动的。可德国的处境比这些国家难多了——2025年前8个月,中国刚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大众、宝马一半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市场,稀土这些关键材料也得靠中国供应。企业界早就怨声载道,西班牙电信德国分公司甚至放话,真要强拆就起诉索赔,德国电信也直言“2026年完成替换根本不现实”。中国外交部早看明白了,直接给了8个字忠告:“尊重事实、理性决策”。
现在再看这165亿,更像一笔“地缘政治买路钱”。拆的是性价比高的设备,换的是贵且慢的替代品;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伤的是中德经贸的信任。德国自己也清楚,所谓的“数字主权”不是靠拆设备换来的——诺基亚、爱立信的产能本就紧张,真把华为踢出去,德国的5G建设至少得落后两年,最终通信资费涨了、网络慢了,吃亏的还是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之前柏林有个面包店主就吐槽:“华为设备用了五年没出过错,现在要换的新设备,最后还不是我们买单?”
一边是盟友的压力,一边是自家的利益,德国这步棋走得着实纠结。可经贸合作讲究的是互信,通信设备的选择该看数据和性价比,不是看政治阵营。你觉得这165亿花得值吗?这事会影响中德之间的合作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官媒信息来源
1. 环球网 2025年11月3日 《德国拟投20亿欧元换中企通信设备:成本转嫁民众,5G建设或滞后》
2. 央视新闻 2025年11月2日 《德媒:更换华为设备成本超20亿欧元,德政府补贴引争议》
3. 新华网 2025年11月3日 《外交部回应德国更换中企通信设备:望尊重事实理性决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