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气温快速下降,寒意渐浓,强烈的冷空气让人直呼“冻到发抖”,各种取暖设备、时尚冬装、保暖手套、围巾等成为市民的日常刚需。从吹空调冷风到取暖,从短袖到棉服,从冷饮到暖食,市民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悄然改变,“暖消费”迅速形成新的热潮。
“暖”衣御寒潮
保暖服饰走俏
暖衣在身,寒意难侵。
日前,记者在万达广场裕华店看到,不少服装店铺内的羽绒服、呢子大衣、冲锋衣已占据最醒目的陈列位置,“冬装特卖”“折上优惠”等海报标语格外吸引眼球。前来选购过冬装备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手里已经拎上了大包小包的“战利品”。
兼具防护硬壳与保暖内胆的“三合一”冲锋衣,已跃升为现下衣橱的主角。它凭借“一衣多穿”的巧妙设计,轻松应对春秋冬三季,将实用功能与潮流外观完美结合,当之无愧地成为年轻人最青睐的“功能性时尚”单品。在一家服装店内,市民李竹云正在一边挑选冬装,一边询问售货员关于衣料的材质和保暖效果。“这两天气温下降,就赶紧来给孩子挑一件过冬外套。我打算选一件‘三合一’冲锋衣,防风又保暖,孩子上学穿正合适。”李竹云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今年多个服装品牌都在款式和面料上有所创新,更加注重保暖性和舒适性。部分商家已经开始推出“双11”的线下活动,个别品牌的热门保暖产品一度卖断了货。“今年的羽绒服款式很多,颜色丰富折扣力度也不小,我试了好几件,都很喜欢。”正在选购羽绒服的赵女士说。她还表示,除了给自己买,她还打算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各挑一件,让全家人都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浓浓的温暖。北国商城某品牌羽绒服的销售人员表示,羽绒服属于季节性商品,随着气温的持续下降,热卖态势还将持续。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都是销售旺季,千元内羽绒服更受消费者青睐。
除了羽绒服外,具备保暖性能的秋衣秋裤也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益友购物中心三楼内衣售卖区,货架上整齐悬挂着不同款式的保暖内衣。除了传统的纯棉材质外,还有一些品牌主推“轻薄贴身”内衣,竹炭、莫代尔、德绒、牛奶纤维等新材料让人有了更多选择。一位销售人员介绍:“现在传统的纯棉内衣选购者多为中老年人,而年轻人最关注的是款式和轻薄度。”
货架边,不少消费者正仔细翻看成分标签,用手感受面料质地,比较不同款式的厚度和保暖性能。57岁的顾客杨鑫拿着新买的德绒材质秋裤向记者展示:“这款轻便又保暖,膝盖处还有加厚护膝。”年轻消费者则在比较不同品牌的设计,年轻白领柳女士指着一套轻薄款说:“这个穿上不会显胖,适合搭配毛衣。”她的伴侣则更关注功能,反复确认产品的面料组成。
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保暖内衣外,其他保暖用品的销售,如手套、围巾、帽子、雪地靴的销量也增长明显。
“暖”食慰人心
火锅热饮受热捧
暖食暖心,烟火可亲,
豆腐皮、脆皮肠、芝麻酱……当日,在万达广场一家自助小火锅餐饮店内,市民胡女士挑选了一大堆食材。“天冷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火锅,暖身又暖心!”胡女士说。随着气温的下降,火锅食材也进入了销售旺季,石家庄不少大型超市开辟了火锅食材专区方便顾客采买,推出了配菜拼盘和省心套餐,吸引消费者选购,在永辉超市民心广场店的生鲜区内,火锅食材区俨然成了整个卖场最“热”的角落。肥牛卷、羊肉片、鱼丸、虾饺、各类菌菇、新鲜蔬菜纷纷被市民装入购物车。调味品货架上,各式各样的火锅底料,从麻辣奔放的川味到醇厚浓郁的骨汤,都深受消费者青睐。
此外,记者在市区一些商超的肉食区看到,摆在货架上的羊排、羊腿等销售火爆。据售货员反馈,近期羊肉销量显著增长,每斤价格约40元,较上月略有上涨。超市店员说:“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来买羊肉比较多,羊肉比较温补,适合打火锅、焖煮,现在天冷,火锅底料、包装的火锅食材、肥牛这些都卖得可以。”
与此同时,热饮也成为拉动消费的“引擎”。各大茶饮品牌抢抓时令商机,纷纷推出姜丝撞奶、红枣桂圆茶等传统养生特饮,咖啡店的拿铁、热巧克力销量激增。
“现在天气冷了,我们店里上新了姜类热饮,卖得挺好的,一天都能卖二三十杯。”贡茶中华大街店的店员对记者表示。
“暖”器祛冷意
供热家电需求旺
气温急剧下降,供暖还未到来的这段时间,取暖电器也迎来了销售高峰。
在桥西区某家电商场,电暖气、制暖空调等产品被摆至入口显眼位置,导购员正演示着带Wi-Fi控制的智能空调:“下班前远程开机,到家就能享温暖,这类机型销量占比已达45%。”除此之外,随着供暖的开始,加湿功能的电器也逐渐走俏市场,“孩子怕干燥,一干燥就上火咳嗽,特意选了这款无雾的加湿器,晚上睡着更安心。”刚下单的市民张先生说。
记者走访石家庄市内的多家电器商城发现,各式取暖设备专区人气渐旺,电暖器、暖风机、油汀等产品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咨询或直接下单。“这款电暖器不怎么占地方,加热也特别快,挺实用的。”正在北国电器选购的市民孙先生表示。
除传统取暖设备外,加湿器、微蒸烤一体机、熨烫机、电火锅等生活家电也同步进入销售旺季。线下市场供销两旺,线上平台同样热度不减,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看到,一款石墨烯速热暖脚器售价213元,已销售7000件以上;充电热水袋售价35元,已销售5万个以上;智能电热袜148元,已销售1万双以上。此外,围炉煮茶电暖器、便携加热杯垫、暖手充电宝、恒温暖桌垫等新兴保暖用品也持续走俏,这些产品在满足不同场景取暖需求的同时,也折射出年轻人对时尚化、个性化取暖体验的新追求。
市民张克欣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加热桌垫。“最近室内温度非常低,一在桌前坐久了,我的手就容易冻僵,影响工作,这款加热桌垫加热速度快,发热面积大,用来暖手十分不错。”张克欣喜地表示。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除了价格和功率,质量是市民在购买取暖产品时的重要考量。
有关专家提醒,市民们在购买取暖设备时,尽量选择通过国家安全认证、质量合格的正规产品,避免使用劣质产品。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切勿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取暖设备,不要使用取暖设备烘烤衣物,及时清理周边可燃物。定期对取暖设备进行检查维护,谨防取暖设备使用不慎引发的火灾事故,确保取暖的安全和舒适。
(石家庄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