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自皇宫贡酒”、“1163年传承”、“中华老字号”……当你在超市看到这样的白酒包装,是不是会多看两眼,觉得这酒颇有来头、底蕴深厚?
然而,这样的宣传如果缺乏确凿的历史依据,就可能涉嫌“碰瓷”历史,误导消费者。近日,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因此被监管部门“点名”。
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罚款1.5万元。起因是其生产了多款外包装标有“永丰1163年 皇宫贡酒”、“永丰1163贡皇家酒”等字样的产品。
表面上看,这些宣传语似乎都有“凭据”——企业也拿出了“永丰”、“皇宫贡酒”等相关商标的注册证书,产品本身质量也是合格的。但监管机关调查后认为,关键问题在于:企业未能提供任何可追溯的历史记载或继承性材料,来证明其品牌与“1163年”或“皇宫贡酒”之间的真实联系。
换句话说,虽然每个词都可能是注册商标,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千年皇家御酒”的氛围,就超出了商标规范使用的范畴,构成了对商品来源和历史背景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属于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次处罚金额虽不大,却是一记响亮的警钟。它提醒所有企业,尤其是拥有“中华老字号”等金字招牌的企业:尊重历史,就是尊重品牌本身。利用模糊的表述打“擦边球”,短期内或许能吸引眼球,但从长远看,会透支消费者的信任,损害品牌的公信力。
好在,涉事企业已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下架和召回处理,态度值得肯定。对于消费者而言,今后在选购商品时,不妨多一分理性,少一些对“宫廷秘方”、“千年传承”等噱头的盲目追捧。毕竟,酒好不好,终究要靠品质说话,而不是包装上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