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广播电视局落实广电总局部署,聚焦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内容创作,实现精品创作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近年来,甘肃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成就斐然。
一是纪录片巩固特色,多元传播。围绕纪录片大省建设目标,甘肃形成题材多元、成果丰硕的创作格局。近年来,推出《南梁之光》《祁连山——我们的国家公园》等优秀纪录片,涵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多领域。多部作品在央视播出并获国家级奖项,甘肃省局宣传管理处多次获评“优秀组织机构”。在传播方面,实现多渠道融合,《河西走廊》在重要活动期间重播,推出4K版本并在多平台上线,还实现海外发行。《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从东非高原到黄土高原——跨越“一带一路”的飘带》等作品也在海外播出,《遇见村庄》斩获多项国际大奖,纪录片成为讲好甘肃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
二是网络视听拓展领域,激发活力。积极引导和规范网络视听创作,多部重点网络微短剧完成规划备案、复审及上线播出。部分作品入选广电总局重点推荐剧目并获奖,网络动画片、网络剧、网络电影等也有诸多成果。如《骆驼堡聪明宝贝第一季》上线,《错位》打破爱奇艺收看纪录,《法医秦明之玩偶》计划上线,《暴虎冯河》开机。多部网络视听节目获广电总局季度优秀及征集展播活动优秀作品,微短剧在马栏山微短剧之夜获奖。
 ![]()
三是剧集产业量质并举,协同发展。指导完成多部电视剧规划备案,核发发行许可证。部分已播出并获奖,部分正推进播出,部分完成拍摄待审查。本土中医药题材动画片《灵草小战士(第一季)》海外播出,广播剧、少儿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等也获广电总局重点扶持,形成多品类协同发展态势。
精品量质双升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甘肃省局党组将精品创作作为中心任务,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机制,纳入年度考核。局领导参与重点选题策划等工作,形成协同工作格局。联合多部门出台《甘肃省艺术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基金后累计扶持项目55个,争取资金1300余万元,形成多元保障体系。
二是优化选题规划,构建储备库。立足甘肃特色资源,建立动态管理的重点选题项目库。2024年征集剧本93部,评选优秀作品13部。建立全链条机制,定期召开选题论证会,联合举办研讨会和评审会,多维度把关选题,确保契合时代要求。
三是完善扶持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工程”,对重点项目分阶段进行资金支持。联合其他省区和影视公司合作创作,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扶持多个项目,推动作品登陆黄金档。实施创作计划和行动计划,孵化热门微短剧。健全推优评奖机制,依托多项活动开展评选,建立推优制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奖项,近3年获广电总局推优作品30余部,省局多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夯实队伍基础。构建分层分类、内外结合的培训体系,每年举办活动邀请专家授课,2024年培训创作骨干500余人次。组织参加广电总局培训班,提升专业能力。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调整专家库,吸纳青年创作者,借助文博会等举办论坛,依托联盟机制提供项目对接服务。2024年多人获评职称,入选行业领军和青年创新人才,形成老中青创作梯队。
五是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宣传矩阵。组建全省广电新媒体联盟,整合资源,确定牵头、成员单位和账号,粉丝总数超6456万。实施“广电+”行动计划,开展全省性全媒体创作宣传活动,获领导肯定。依托自有和第三方平台,实现作品多终端覆盖。推进科技赋能,探索新技术应用,开发衍生产品,拓展传播维度。开展全网展播等活动,推动作品立体传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