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间的刻刀
在树干上留下圈圈年轮
当一代代教师
在讲台上走过青春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岁月的流转
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生长
这里,是金陵中学岱山分校
这里,有三代教师
用三种不同的方式
回答着同一个教育的命题
![]()
第一圈年轮:
匠心筑基,是黑板上的传承者
![]()
80后教师代表张银老师
他们是学校的80后“压舱石”。他们的教育记忆,始于粉笔的香气和黑板上娟秀的字迹。那份对“文化”的朴素向往,已化为“匠心筑牢教育底色”的执着。这,便是金中岱山的“底色”——对基础的坚守,对传统的敬畏,是金中岱山教师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共识。
作为精益求精的“深耕者”,他们在每一次集体备课中反复推敲,精心编撰的每一份学案……在他们眼中,每一堂课都是一件作品,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精雕细琢。当网络阅卷高效却冰冷地给出分数,是他们,将试卷重新铺开,用红笔进行“二次人工复分”,写下“论点可更清晰”的温暖批注。他们是奠基者,用匠心,为学校的百年教育长河,筑起了最坚实的河床。
第二圈年轮:
真实为桥,是讲台上的同行者
![]()
90后教师代表 黎艳老师
他们是学校的90后“连接器”。他们带着“教学相长”的理念走上讲台,相信最好的教育是双向成长。他们不追求完美的“教师表演”,而是勇敢地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便是金陵的“成色”——对“求真”的推崇,对平等的拥抱。
首堂课的紧张,换来的是全班的善意微笑,这个瞬间,打破了讲台的隔阂,构建起一座名为“信任”的桥梁。在金中岱山,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它内化为一种“安全课堂”的文化,鼓励师生共同面对紧张、犯错与成长。他们会特意为内向学生留足思考时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舒适的节奏里展现自己。从同学们嘴里严肃的“老师”变为后来的一个个亲昵的昵称,是他们不断“迭代”自己的教学方式,钻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成果外显。他们是连接者,让教育的过程充满了流动的生命力。
第三圈年轮:
守护为光,是数字时代的点灯人
![]()
00后教师代表周心怡老师
他们是学校的00后“探路者”。生于数字浪潮,他们的教育使命清醒而坚定:守护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完整性。这,正是金中岱山最动人的“亮色”——一种对个性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洞察。
他们是学生世界里“双向的坐标”:能畅聊游戏攻略,也能在关键时刻拿出“游戏协议”,守住原则的底线;能成为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也恪守教师那份沉甸甸的引领之责。他们不将学生的世界视为需要驯服的“洪水猛兽”,而是走进其中,理解其逻辑,顺势引导。而在教育的征途中,他们亦是虚心的学习者。他们的“新潮”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与资深教师结为成长的“同盟”,在前辈耕耘的土壤里长出的新枝,让教育的薪火得以生生不息。
从80后教师以匠心筑牢教育底色,到90后教师用实干延续的坚守日常,再到00后年轻教师带着新思维、新热忱,续写师者新篇,三代教师,三种风貌,共同汇成了金陵中学岱山分校的教育长河。我们期待,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这永远炽热的教育初心能继续扎根生长,期待这份“何以为师”的坚守与探索,能在这里续写更多关于爱与成长的新篇章。
视频制作:《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图文制作: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
采编:胡文清 李竹泉
编委会:周洁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栏目主编:周洁
联合出品: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豚新闻融媒体中心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