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摄影,市场上的工作室如雨后春笋,但若提椒江老牌摄影店,“华鸣摄影”必在其列。这家店已走过30余年,背后的摄影师许华鸣,更是手握相机40多年。

![]()
走进椒江老粮坊的“华鸣摄影”,许华鸣正待在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翻摄影画册。老旧的桌椅、整墙的摄影书籍,还有几十台不同年代的相机与镜头,满满都是时光痕迹。
从画笔到相机:
一个念头的转身
![]()
“因为一次不成功的采风。”谈及摄影起点,59岁的许华鸣仍记得清晰。初中时他学画画,邻居是摄影爱好者,两人常约着采风。“有次在山上刚动笔就下雨,我没画成,邻居却拿着成品‘得瑟’。”他不服气:同样留风景,为什么不能用相机?
这个念头一冒就没停下。他卖掉家里的自行车,花150元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从此椒江街头多了个“扫街”的少年。
![]()
“我拍照就是图好玩,见着有意思的画面就拍,没什么目的。”这份随性,让他留住了大量上世纪80年代的椒江影像,至今还存着上万张老照片胶卷。
去年,台州市当代美术馆的2024中国・台州摄影周上,他的《老照片——记忆椒江》专题展,让许多老椒江人来了一波回忆杀。
从朦胧照到商业摄影:
在试错中找到方向
![]()
从学美术转做摄影,差距大吗?许华鸣觉得:“美术和摄影的审美是通的,光线、明暗这些,试几十次总能摸出经验。”而这份经验,来自十多年里无数的实践——跟着前辈拍、独自“扫街”、和摄友交流、啃摄影书,他用掉的胶卷数不清。
上世纪90年代朦胧照盛行,许华鸣也赶上了这波下海潮。他开照相馆,拍证件照、朦胧照,却因不懂行情和经营,一年后亏损。
![]()
但他没退缩,依然守着店。一次偶然,他发现产品摄影是个空缺,立刻转做商业摄影。广告、产品成了镜头主角,“人无我有”的思路让照相馆走出困境,他也成了少见的商业摄影师。如今,他是民建会员、摄影高级技师,也是中摄协商业摄影委员会会员。
一年“三四张”:
一张好照片,要熬足功夫
![]()
拍了40多年,许华鸣对摄影的热情没减。工作室有专职摄影师,他则专注于传统大画幅肖像摄影,并且一有空就背着70斤装备去采风。问他一年拍多少张,他答:“大概三四张。”不是拍三四张,是只认三四张满意的。
什么样的照片才算满意?台州高铁刚通车时,他和摄友想拍一张高铁驶过的画面。几次踩点后,他们发现一棵树上的视角最好,“能拍到高铁、云彩、田野,但树旁边就是悬崖,掉下去就完了。”他们拴着安全绳挂在树上,拍了四天都不满意,直到第五天下午4点半,等到合适的天气和光线,拍到晚上6点半,才终于有了满意的作品。
![]()
一张好照片的背后,是无数次的辛苦。现在的许华鸣,守着工作室,保持着摄影爱好,有空就整理老照片,找出一张满意的,就兴致高昂。他说:“我摄影就是为了记录,记录生活、记录事件,多年后,这些照片就是史料,是时间的痕迹。”
欣赏更多他的作品
![]()
![]()
![]()
![]()
![]()
![]()
![]()
![]()
![]()
![]()
你有椒江的老照片吗?
快来评论区晒一晒吧~
来 源:椒江发布
小编:路小畅 审 核 :舒克 监制 :晨曦
关注 民生服务
关注热点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