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这世界变化快吗?
有些事情是变化很快,例如:郑智化从吐槽者变道歉者,再变成清空微博,只是从10月25日到11月3日,短短的10天时间;参见网易新闻《郑智化微博被清空》: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KDECVEBT0001899O.html
![]()
郑智化微博空了
而有些事情的变化好像很慢,例如:某地校园餐的臭虾仁事件,从9月15日爆发至今11月3日,长长的49天,未见调查结果通报,也未见学生午餐饭菜质量有明显改观。
参见新京报客户端官方通报“上海多校午餐发臭事件”:相关菜品已送检,一周出结果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58206672129491.html
有些东西确实变快了,比如通讯、交通、AI创作…。
而有些东西好像根本没变化,如权力的傲慢和贪婪,一如既往,如凝固的水泥,只不过有的会增加几道络花纹做修饰,使其看起来很“美、看起来“顺理成章”。
郑智化清空微博,好像是必然结局,虽然遗憾,但对郑智化个人也是个最好的、足够省事、相对安全的结局。
某城校园餐的调查结果毫无声响,也好像是必然结局,毕竟烂尾烂污事又不是今天的新鲜事物。当然,如果能有通报调查结果,或者默默无闻地整改到位,那肯定算是好的结局。
针对郑智化清空微博,有读者留言:深圳机场进机舱门25厘米高度差逼郑智化清空微博,人类真正的文明从中国深圳机场开启了,又一个世界第一被拿下了。
关于午餐问题,有读者留言:咱们抓本质问题吧,统一管理统一配送,不允许回家不允许带饭,而且餐品质量极烂,即使不吃也要收钱,大量投诉无法动摇,如果你依然觉得里面没有行政命令干预,那我真的觉得你好单纯。
让郑智化清空微博的,让某处校园餐事件处理烂尾的,其实是同样的一种神秘力量,那就是只能听赞美的话、容不下一丁点批评的舆论场。
对于个体而言,听不得批评,是因为自卑,自信的人从来不忌惮批评,反而视批评为无偿的教育和深沉的爱护;
对于企业、政府等组织而言,听取批评,接受意见,更是不断发现缺点、改进完善的契机。
企业界公认的标杆丰田公司,将持续改善作为企业哲学,改善的基础就是以批评的眼光,不断发现不足,不断给予改进。公司从上到下,秉持改善无止境的理念,实现着持续发展和成长。
批评如镜,帮助自身看到不足,进而才有改进的机会;看不到不足,就如被蒙上眼睛,定会举步维艰。那些听到批评就暴跳如雷的,等于是自己砸烂了镜子,自己给自己蒙上眼罩,如盲人瞎马,胡乱奔突。
写到这儿,电话响起,是12345投诉跟进,中午时我投诉了电动车占据盲道。街道工作人员态度很好,最后习惯性地说“尽量尽快让您满意”,我打断她“不是让我满意,这是你们指责所在”,她非常聪明,立刻改口说“谢谢您帮我们发现了问题,我们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改进,稍后再给您回馈”。这是我第二次就盲道被占问题投诉,第一次是因为共享单车占据另外一处盲道,投诉后得到了改正,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还特意打电话,请我费心帮忙多多监督。
![]()
柏拉图
最后,回顾一下两千多年前哲学大师柏拉图的这段话: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