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一个月前,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任命一名“Z世代顾问”,并与其合影。这张照片随后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这名顾问名为阿米尔礼萨・艾哈迈迪,他向当地媒体表示,自己的使命是倾听伊朗青年的心声,范围“从德黑兰到全国边境”,甚至还公开了个人手机号码。
![]()
这一举措很快引发争议。部分网友批评艾哈迈迪“不像伊朗Z世代”,质疑他使用机器人提升社交媒体账号热度,且与倡导变革的青年团体或学生群体毫无关联。面对批评,艾哈迈迪关闭了社交媒体账号的评论功能。
事实上,任命Z世代顾问是温和派政府争取年轻一代支持的举措之一。该政府在竞选期间承诺改善社会自由度、取消制裁,而伊朗Z世代正是推动国内外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
但佩泽什基安政府的努力始终举步维艰:一方面,许多伊朗年轻人对政府的示好反应冷淡;另一方面,伊朗建制派中的众多强硬派对安抚年轻人缺乏兴趣。
查塔姆研究所中东和北非项目主任萨纳姆・瓦基尔指出,伊朗政府正试图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且超出其意识形态框架的一代人的语言沟通,但这种沟通“更像交易而非变革,最终目的是阻止动乱和抗议”。
她进一步表示,强硬派精英对失去控制权的恐惧,远大于对失去年轻人支持的担忧,“这种失衡让伊朗深陷镇压政治,而非革新,体制也将永远被矛盾的信息、叙事和政策束缚”。
自2025年6月以色列与其西方盟友爆发12天战争后,后者公开鼓吹在伊朗推动政权更迭。伊朗当局意识到,需争取公众支持以应对联合国重新制裁和持续战争威胁,这促使部分温和派或务实派官员主张放松部分社会管控。
温和派领导人、前总统哈桑・鲁哈尼上周就批评强硬派议员和政客推进多数伊朗人反对的立法,外界认为这直指争议性的强制佩戴头巾法案,而政府也已表态不会执行该法律。
但强硬派的反击同样迅速。近期,德黑兰市中心一段视频在网络疯传:一群年轻男女无视神学机构的着装要求,欣赏街头音乐表演。
尽管多年来音乐家们常无视街头表演禁令,此类场景渐趋普遍,但仍面临镇压——至少一名乐队成员的Instagram账号被当局以“发布犯罪内容”为由,依据司法命令关闭,目前尚未明确是否会有进一步处罚。
此外,隶属于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国营法尔斯新闻网站报道,德黑兰帕克达什特地区一场“有裸女与男孩跳舞的迪斯科舞会”(实为已获许可、合法售票数周的电子音乐活动)被叫停,组织者面临法律诉讼。
9月中旬,德黑兰纳赫乔尔巴拉格公园一家餐馆因视频显示有人跳舞、且据称供应酒精饮料被永久关闭;多家服装店和商贩也因举办年轻人跳舞活动被勒令停业;就连政府最初构思、旨在展现民族团结的德黑兰自由塔大型公共音乐会,也被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许多反抗国家管制的人群正是Z世代,他们与大多数伊朗人一样,深受腐败、治理不善导致的经济恶化和高通胀困扰。
纽约大学作家兼副教授阿扎德・莫阿韦尼直言,伊朗任何派别都难获年轻一代广泛支持,“实用主义者只是表达自身不满,毫无价值——顶多像总统那样表态不执行多数人反对的法律,却没提供任何实质性东西”。
她认为,政府通过“放松-收紧”社会管控管理社会的模式已失效,一方面是社会本身在变化,另一方面是严峻经济状况和持续危机重塑了日常生活。
尽管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已下令停止大力执行强制头巾法(该法律规定,若国家认定男女着装不当,可处以监禁、鞭刑或罚款),但全国各地仍出现所谓“道德警察”巡逻车,而佩泽什基安政府称并未为此拨付预算。
2022至2023年,伊朗曾爆发持续数月的全国性致命抗议,导火索便是22岁女性玛莎・阿米尼因佩戴头巾问题被捕,后在警方拘留期间死亡。
女性权益领域的争议同样突出。伊朗至今不向女性发放摩托车驾照,但越来越多女性开始骑摩托车,近期德黑兰还出现数百名女性集体骑行的场景。
此前政府曾提出允许女性骑马的立法,却因2020年以来选举投票率创历史新低,在强硬派主导的议会中受阻。
互联网自由方面,佩泽什基安政府也未兑现竞选承诺——解除对几乎所有全球社交媒体和数万个网站的严苛禁令。政府将持续的互联网限制归咎于以色列,声称若不是6月战争,相关限制早该解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