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通讯员 钟三轩 邓浩 牛宇辰
10月31日至11月2日,2025国际(武汉)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光谷举办。作为本届博览会的重要看点,由中建三局与广联达、科大讯飞、用友网络联合主办,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承办的“AI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会议”成为关注焦点。会议以“AI助力建筑产业变革——从技术融合到产业升级”为主题,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从施工环节向设计、管理、运维等全链条深度渗透的创新成果。
![]()
签约仪式现场
会上,“中国光谷AI+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中建三局、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中电光谷设计院等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推动AI科技企业与传统建筑企业协同合作,构建“基础能力——产品研发——场景应用——产业集群——标准输出”的全链条生态,助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本次论坛为产学研用搭建了开放共赢的智能建造生态圈。”作为主办方之一,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平台有效地连接了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与产业实践,促进了需求与方案的直接碰撞、经验与算法的深度融合,共同加速了AI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落地与应用,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整体智能”的新阶段。
![]()
会议现场
在展区现场,一款能够“听懂业务需求”的AI应用开发平台引发广泛关注。“过去开发一个AI应用如同造汽车,如今却像搭积木一样便捷。”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现场工程师边演示边介绍,“业务人员只需输入具体问题,例如‘生成一个识别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问题的智能体’,平台便能快速生成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一变革得益于AI应用开发底座的支撑——它将复杂代码转化为直观模块,使资深施工员得以将数十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智能资产,实现从经验到AI的“一键转译”。
这一创新已超越工具层面,深入项目运营核心。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技术人员表示,AI算法能精准识别施工质量隐患,推动质量控制从被动检查转向主动预警。“老师傅的宝贵经验正转化为可复制、可进化的数字智能。我们的AI底座日益成为项目的‘数字大脑’,赋予每个工程自主学习和智能决策的能力。”
![]()
嘉宾分享
AI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科大讯飞展出的“建筑智能体”覆盖自主巡检、能碳管理、空间联动与智能报修等多元场景,展示了AI赋予建筑“可感知、可决策、可执行”的智慧能力。目前,该方案已落地全国超过100个智慧校园、50余家智慧医院及160多个智慧园区,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AI建造・智领未来”为主题,通过“讲解+演示+案例”三位一体的方式,展现用友BIP在建筑数智化方面的专业实践。作为替代国际系统最多、服务海外客户最广的国内软件企业,用友从国产化替代与全球化布局两大维度,为建筑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全面支撑。
广联达在展区呈现了从单点智能到系统协同的数字化产品矩阵,展示了智能塔机、智能无人模板加工厂、物料管理系统、劳务管理系统、PMSmart项目经理管理工具等智能建造核心产品,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驻足交流与咨询。
展会现场,一位观众在体验智慧建管系统后感叹:“系统不仅能自动识别未规范佩戴安全帽的行为,还能智能预判塔吊运行碰撞风险,相当于为工地安装了‘智能天眼’。”这一细节生动印证了行业的深刻变革——在AI技术全面赋能下,建筑业正从依赖经验的传统模式,稳步迈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新发展阶段。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