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度物探桥梁 CT 技术,凭借 “精准透视、无损检测” 优势,已在全国多座桥梁检测中落地见效。以下 3 个典型案例,直观展现它如何破解实际工程中的检测难题。
![]()
桥梁CT的测量方式
案例 1:云南某高速 T 梁施工质控,提前揪出 “空洞隐患”
项目背景
该高速桥梁建设中,T 梁混凝土浇筑后,施工方怀疑部分梁体存在内部空洞,但传统回弹法仅能测表层,无法确认内部情况。
![]()
桥梁声波记录
检测过程
采用同度桥梁 CT 技术,对 20 片 T 梁腹板、顶板做剖面扫描,通过 “多发多收” 射线网捕捉声波数据。
![]()
混凝土梁板波速CT图像
技术成效
精准定位 3 片 T 梁腹板存在直径 5-10cm 的小型空洞,位置集中在钢筋密集区。施工方及时凿除修补,避免 “带病” 架梁,节省后期返工成本超 50 万元。
案例 2:重庆某危旧桥病害诊断,锁定 “强度不足区域”
项目背景
这座运营 15 年的混凝土箱梁桥,出现桥面开裂现象,需排查内部强度是否达标,传统钻芯法取样有限,难以全面评估。
![]()
双箱混凝土梁外腹板检测方案
检测过程
对箱梁顶板、底板布设 6 条 CT 测线,结合 TD-SlopeCT 软件分析波速分布。
技术成效
发现箱梁跨中底板 20㎡区域波速低于 3500m/s(C40 混凝土标准下限),判定为强度不足区,且存在局部脱空。据此制定加固方案,针对性浇筑高强砂浆,避免桥梁承载风险。
![]()
图5射线密度与正交性分布图
案例 3:贵州某桥梁加固效果验收,验证 “修复有效性”
项目背景
该桥此前因腹板开裂做过粘贴钢板加固,需检测加固区域混凝土与钢板结合度及内部强度。
![]()
![]()
该梁板的平均波速4084m/s,离散度9%, C50强度的面积仅为61%,三项指标均不合格。该梁板检测结果认为不合格。
检测过程
对加固腹板做 CT 扫描,对比加固前后波速数据。
技术成效
加固区域波速普遍提升至 4000m/s 以上(达标 C50 强度),无明显缺陷,证明钢板与混凝土结合紧密,加固效果达标,为桥梁重新通车提供数据支撑。
![]()
图5射线密度与正交性分布图
案例总结
从施工质控到危桥诊断,再到加固验收,同度物探桥梁 CT 技术始终以 “精准、无损、高效” 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