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在韩国庆州APEC会场门口,各国领导人依次入场,唯独不见中方。韩国总统李在明迎接完所有人后,独自在入口处等了约15分钟,中方才现身。一见面,李在明立即上前亲自迎接,并一路陪同入场。这一幕被记者抓个正着,引发广泛关注。
通常,参加这种多边场合会议,领导人迟到并不奇怪,但这一次似乎并不适用。
![]()
李在明APEC门口
因为中方代表团下榻的酒店距离会场仅约6公里,开车也不过15分钟,而且这次APEC会议开始前,庆州市为确保峰会顺利召开,提前实施了严格的交通管制,因此可以排除因常规交通问题导致延误的可能。
所以,这次迟到很可能是中方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敲打”韩方。原因也简单,就在两天前,10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韩国,和李在明举行首脑会谈。
期间李在明主动提出,希望美国向韩国提供核潜艇所需的燃料,提高核潜艇的作战能力,以追踪中国和朝鲜的潜艇。且不提李在明这一要求太过分,严重挑战核不扩散红线,威胁地区安全平衡,借口更是老掉牙,居然拿中国当靶子。
隔天我外交部就发表声明,要求韩国“切实履行不扩散义务”,做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事,而不是相反,中国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宁的中流砥柱。
![]()
韩国主动提出希望美方帮造核潜艇
中方的话再直白不过了,既是要求也是警告,核不扩散是底线,任何可能导致半岛乃至地区核态势失衡的行为,中方都不会容忍。若是美韩胆大妄为,妄图更进一步,作为地区安全的“中流砥柱”,中方定会发挥建设性作用。
美韩在峰会前上演这么一出,还拉中方当靶子,我们自然要有个态度。而“迟到”15分钟,这个分寸刚刚好,既不失礼节但又无法让韩方忽视,提醒韩方的某些行为正在对双边关系造成损害。
而且这个“提醒”也不仅限于中韩关系,近年来,美国不厌其烦地推动与盟友在科技、供应链等领域的对华“脱钩”或“去风险”,加码AI芯片的出口限制。虽然中美刚在韩国达成协议,但长期看,还是一个“边打边谈”的态势。这次APEC峰会本身,也可视为中美博弈的一个舞台。
中方通过这一举动,向所有区域国家,尤其是那些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的伙伴,释放了一个信号:任何试图追随美国而侵害中方利益的国家,我们都不会容忍,希望各方仔细权衡。而李在明在入口处的长时间等候与亲自陪同,与中方的“迟到”形成鲜明对比,无声地揭示了在中韩关系中,中方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
韩国左右逢源走钢丝
为什么李在明会乖乖等候呢?除了核潜艇问题心虚外,更是中韩实力使然。这些年来,韩国奉行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策略,看似左右逢源,利益最大化,但这正是韩国外交困境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在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上,但若是韩方对外策略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反制也绝不手软。当年的“萨德危机”导致韩国娱乐、零售等行业在华严重受挫,就是最好的教训。
所以,这15分钟的“迟到”,就是中方明晃晃的敲打,想在安全上和美国“玩火”,就别指望在经济场合能和中国岁月静好。接下来就看李在明怎么接招了,是继续在钢丝上游走,还是老老实实退回去,考验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