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河湖,润泽城乡造福于民。“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交出了一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亮眼答卷。
![]()
珠江源。
体系创新,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
沾益区率先筑牢区、乡、村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为全区22条河流、177座水库明确285名河湖长,实现管理责任全覆盖。
当地创新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等协作机制,形成了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新格局。五年来,沾益区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超2.2万次,签发总河长令7个,整改问题1254个,确保河湖管理责任“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
九龙水库下游河道。
精准治污,守护好群众的“水缸子”和“钱袋子”
沾益区聚焦水污染难点,坚持源头控污与水岸同治。通过大规模清理整治行动,累计清理河道4155余公里、垃圾1.15万余吨。
治理成效直接体现在水质上——南盘江、牛栏江等重点流域的7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保持在Ⅲ类以上,水质优良率达100%,全区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此外,水环境的改善也为沿岸农业灌溉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守住了农民的“钱袋子”。
![]()
水洞山水库。
生态赋能,绿水青山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沾益区摒弃单一工程治理模式,统筹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采用宾格石笼、植草护坡等近自然工法治理河道,并大力建设绿美河湖,累计植绿补绿近60万平方米。河湖生态的恢复,极大地提升了沿岸7万群众和3.78万亩耕地的安全度。
更为重要的是,沾益将美丽河湖建设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深度融合,成功创建8个省级、13个市级美丽河湖。
昔日普通的河流水库,如今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水美乡村的“金名片”,珠江源风景区便是其中的典范,已成长为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网红”打卡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全民共治,共建共享水美家园
建设幸福河湖,力量在群众。沾益区通过规范设置河长公示牌、广泛开展主题宣传、常态化组织“河小青”“党员清河”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爱水护水的内生动力,推动河湖保护从“政府独奏”走向“全民合唱”,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的浓厚氛围。
五年砥砺奋进,沾益河湖实现了从“管住”到“管好”的美丽蝶变。未来,沾益区将继续巩固治理成效,让优质的河湖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支撑。(顾正晖、丁启龙、朱翰森、禄永富 文/图)
来源:沾益区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