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身险暴赚近五千亿:新江湖格局正在形成?是谁的历史性机遇?

0
分享至



文丨笃悠悠


利率越来越下,保险公司的业绩是越来越好。

前三季度,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的71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4636亿元,比去年全年的3178亿元还多了50%,更几乎是2023年的4倍。

投资,居功至伟。

2024年三季度以来的“慢牛”行情,为险企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尤其是那些“敢于入市”的公司,几乎是赚个盆满钵溢。即便今年国债市场的回撤,也难以掩盖诸多险企亮眼的综合投资收益,浮盈足够的厚。

这一表现不仅一扫人身险行业“十四五”前三年间的阴霾,更为2026年的“十五五”开局,吃下一颗“定心丸”。

因为,投资不仅为保险公司赚得的丰厚利润,还为之核心战略调整——如渠道的深度转型,康养生态的重资产构建等,提供了一个足够深、足够广的资本空间和缓冲地带。

回看历次牛市,基本上每次都有险企抓住机遇,狠狠地赚了一波,为后续的战略推进屯了足够多的钞票。

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事实上,如今的行业格局,已出现分化。那些在过去十余年间,早已在渠道革新、生态布局上“下了硬功夫”的公司,近一两年来无不趁着对手气喘吁吁的时候,攻城略地。

可以看到,行业中一些公司地位更加稳固,一些公司开始加速机构布局,一些公司开始在银保上大显身手,一些公司的健康养老已完成重资产的全方位布局…

尤其是,这些公司本就足够硬核,要么有难以匹及的资源禀赋,要么有难以复制的经营沉淀。而“慢牛”带来的投资端优势,无疑会进一步放大这些公司的战略张力。

过去,行业总说中小公司不行了。如今看,倒不如说,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每个梯队,都有掉队的人。

关键在于,是用一时的投资来掩盖长期的问题,还是通过投资的机遇,来解决战略层面的难题。这笔利润,是否能被用在刀刃上?这或许才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1

-Insurance Today-

71家公司仅14家公司亏损

新四家再上一层楼,国寿平安断崖领先

传统视角下银行系增速最慢

如开篇说的那般,71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4636亿元的盈利。

其中,14家公司亏损,拢共亏了24亿元,还抵不上前两年一家公司在一个季度间亏损的金额。以至截止Q3的Top亏损公司,仅有-4.4亿元的净利润,和往年的亏损王相比,几乎是上不了台面的。

往年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公司们分别亏了23亿元、171亿元、189亿元、157亿元。

而今年最能赚的,是国寿。

事实上2024年前三季度,国寿就已经较2023年同期的盈利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净利润从不到200亿元飞升至千亿水平。而今年,又飞升了一波,从1020.10亿元增长至1678.04亿元,同比增长达64%。

紧随其后的平安人寿,虽实现净利润1055.66亿元,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并没有国寿这么显眼,仅为23%左右。但考虑到千亿级的利润体量,整体的大环境,这样的数字也殊为惊人。

这两家,无疑是行业中最重要的险企,规模之巨让一众公司难以望其项背。不过,规模之外,还有两家公司同样有着行业级的优势,一是泰康,二是友邦。

前者无疑是当前康养战略推进最为深入者,后者更乃个险这一最重要渠道的改革模板。甚至泰康的HWP,从视觉上来说,也不免让人觉得里面有很多友邦的影子。

可以说,这四家公司,在规模、战略、渠道上的优势,是断层领先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既然不以规模论英雄,那上一个桌子,并不算违和。

这新四家,作为行业T1梯队,今年的盈利合计为3085亿元左右,同比+53.03%。其中泰康人寿实现净利润247.72亿元,同比+168.92%;友邦人寿实现净利润103.82亿元,同比+126.30%。

而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和太平人寿,这仨原老七家中万亿资产级的同仁,和新四家相比虽然在规模、战略、渠道上没有特别硬核的地方,但依旧是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站牢T2上三家。

前三季度,T2上三家合计实现净利润851亿元,同比+36.78%。其中,太保寿险实现净利润340.80亿元,同比+10.44%;新华实现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63.60%;太平人寿实现净利润181.30亿元,同比+61.20%。

而T2下三家,则是上三家的轻量版:人保寿险、中邮人寿和阳光人寿,也是距离头部险企最近的存在。

前三季度,T2下三家合计实现净利润279亿元,同比-11.86%。和去年同期相比,三家公司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其中人保寿险净利润139.74亿元,同比-10.32%;中邮人寿净利润91.29亿元,同比-15.56%;阳光人寿净利润48.47亿元,同比-8.84%。

事实上,中邮的增速固然受前期高基数的影响,而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银行系险企今年以来利润增长缓慢的缩影。

回到传统视角。

十家银行系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33.4亿元,去年同期为185.7亿元,25.64%的同比增速,不但明显低于老七家3971.84亿元大体量下的+44.54%增长,和非银合资外资公司、一般中小险企在低基数下实现的高盈利增长,对比更为明显。

非银合资外资公司、一般中小险企,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00.36和182.82亿元,去年同期分别为18.74亿元和3.12亿元。

其中,非银合资外资公司盈利增长的主要贡献,一是来自友邦,二是来自中信保诚和光大永明的业绩反转。中信保诚实现净利润31.40亿元,几乎是去年的镜像;光大永明实现净利润0.7亿元,也较去年大幅改善。

至于一般中小险企,主要的业绩贡献来自人保健康(78.56亿元)和平安养老(32.18亿元)。


2

-Insurance Today-

投资收益率中位数达3.56%,君龙超12%

平安、新华综合投资收益率均逾10%

较高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大概率是一次性的

这么好的业绩,哪来的?

答案就写在在上市险企的业绩预增里面。

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公司积极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把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这也和大家的直觉一样。

死差、费差、利差…前两者靠提升运营的效率,需要强中台;后者靠足够敏锐的市场判断,需要好机遇。

无疑,从当前人身险行业所处的这样一个从粗放型开始转型的阶段,要想从前两者赚钱,不大可能。赚钱的唯一路子,就是投资。

事实上这也是行业中理财型产品大行其道所决定的。投资的能力,从某种层度上讲,就是对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所面临的经济波动风险的定价能力。

这需要老练的投资团队,需要有市场机遇的加持,甚至有时候更需要胆大心细。

尤其是去年9月起来的这波行情,最开始就有不少保险公司踏空了,从一开始就吃到行情的,不多。甚至还有公司,在去年国庆前暴涨十多个点后,选择在节后高位加仓,结果一度被套…

不过今年,至少从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两个指标来看,众多保险公司在A股上没踏空,止盈和浮盈,都不少。

根据70家披露了相关数据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率中位数为3.56%。对比之下,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同期,这一数字分别为3.07%、2.73%和2.79%。

前三季度,投资收益率超3%的有53家,去年、前年同期分别为31家和24家;超5%的公司,前年没有,去年同期有3家,而今年共有8家,且均为中小公司。

其中划分为非银合资外资公司类别的君龙人寿和德华安顾分别达12.21%和5.70%;其余6家为一般中小公司:北京人寿达6.36%,小康人寿达6.02%,国富人寿达5.26%,弘康人寿达5.25%,财信吉祥达5.13%,幸福人寿达5.03%。

在传统的一般中小险企、老七家、非银合资外资公司、银行系的分类下看,投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4.02%、3.58%、3.42%和3.25%…银行系,又是最低。

从T1新四家、T2上下三家的视角看:

新四家中,国寿为3.79%;平安为3.58%;泰康为3.26%;友邦为3.29%。

T2上三家中,太保寿险为2.94%;新华为3.78%;太平为2.82%。

T2下三家中,人保寿险为3.87%;中邮为2.87%;阳光人寿为3.21%。

至于综合投资收益率,业界人士则表示,公司对金融资产的会计分类以及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影响很大。

从数上来看,今年综合收益率在10%以上的有4家。其中,平安人寿最高,达13.39%;君龙人寿次之,达11.22%;小康人寿和新华随列其后,分别为10.92%和10.57%。

而去年同期实现了较高综合投资收益率的公司,今年普遍较低。

比如复星联合、人保寿险、中英人寿、恒安标准、招商仁和这五家去年综合投资收益率的Top 5,去年分别为11.79%、10.65%、10.35%、10.32%、10.30%,而今年则分别为2.97%、3.27%、1.88%、0.53%、1.58%。

原因,可能是这些公司在去年进行重分类后,“一次性”计入了较多的“盈利”进入综合投资收益科目。而今年就回归正常了。

可能这也解释了为何在股票市场更好的今年,综合投资收益率的中位数仅2.49%,不到去年同期5.65%的一半。

当然,还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国债收益率回升了近20bp,一些配置了太多债券的公司可能就会出现综合投资收益率承压的情况。


3

-Insurance Today-

和亮眼的利润、振奋的投资相比

最强二季度助攻下

近1/3公司保费仍负增长

但除泰康太平外

大公司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和利润、投资这些相对来说有着更多技术操作空间的活相比,负债端的保费收入就显得很老实。

先看保费整体。

今年前三季度,71家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31426亿元,同比增长11.7%。尤其是要看到,在最强8月加持下,这71家公司中依旧有20家公司前三季度保费收入负增长,几乎都是一般中小公司。

比如,在经营正常的公司中,小康(-71.26%)、弘康(-37.09%)、信美(-26.33%)、国联(-23.88%)、三峡(-19.48%)、泰康养老(-13.26%)、和泰(-10.90%)均出现了双位数的负增长。

诚然,又到了一般中小公司哭惨的环节。数据显示,一般中小公司则仅有5.9%的增长,约整体值的一半。

且,从数据看,一般中小公司保费增速几乎是断档式下降。2022年、2023年同期增速为15.5%和15.7%,2024年同期即下降至6.0%水平。

不过,还有个被忽视的群体,可能和这些一般中小险企的处境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差点:S型公司。

众所周知,有差不多16、17家人身险公司不披露偿付能力报告,外界能得知的情况,也只能从行业交流的三言两语中猜出一二。不过,随着总局月度保费数据中,不再明确表示“不含处于风险处置阶段的公司”和“可比口径”这些提法,可能意味着,行业保费数据已经将其纳入其中。

今年前九月,公布的行业保费收入数据是38434亿元,和31426一减,等于7008亿元,这可能就是那些公司的保费收入总数。同样的,通过多方数据的交叉验证,去年同期,这些公司的保费收入可能为6673亿元。如果是这样,那同比增速,可能只有5.0%左右。

但从另一些公司来看,今年,或者说这几年来,似乎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虽然非银合资外资公司的绝对保费并不大,但增速是传统分类中最快的,同比+20.6%。

而且,自2023年以来,非银外资合资公司在规模扩张上的步伐,就明显加快了。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非银外资合资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为+23.3%、+24.8%,而2022年同期为12.7%。

其中典型者,比如中美联泰(+51.19%)、中宏(+21.83%)。这两公司也是这一两年间,在银保渠道中增速最快的那一梯队。

而友邦随着机构的扩张,也带动保费收入在去年同期22.12%的较高增速下,又实现了16.66%的增长。

相比之下,银行系为+16.9%,老七家为+10.9%。

老七家中,除泰康人寿(+3.77%)、太平人寿(+6.58%)增速相对较慢外,其余公司均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其中,国寿+,平安人寿+10.09%,太保寿险+10.90%,新华+18.58%,人保寿险+21.05%。

而泰康增速放缓的原因,可能和前两年的高基数有关。2023年、2024年同期,其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18.09%和17.62%。


不过,在利率下行的态势并非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今天,短期内保费的快速增长,无疑让偿付能力的压力变得更大了。

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显示,71家公司中,有64家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平均下降22个百分点,不算小数。

尤其是长生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大降68个百分点,仅剩38.90%,让本有望清零的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又增加了一家。另一家是华汇人寿,风险综合评级多年保持在C位。


后记

投资端终究是要服务于负债端的

如今的人身险,单看投资收益,是远远不够的。

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量化指标”,无疑具有更强的弹性,但资本市场的情绪也常常会放大实际的波动。

这使得保险公司若单单倚靠资本市场,其风险反而在被“拟合”和放大,会使得自身变得更为脆弱。

从根本上讲,都是“资金融通”,而人身险公司和其他任何投资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兜底”的特征,就是其对客户风险的保障。

决定人身险兴衰的,可能不是金融的那一面,而是保障的那一面。

因此,行业必须抓住这一波“贴秋膘”的机会,抓住牛市的红利,把赚到的钱投入到人身险公司真正的未来——健康、养老中去,尤其是相关的服务中去,形成保险独有的竞争优势。

最下策的,可能就是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一只慢牛、长牛上。

原因在于,一旦股票走出像美国那样长达几十年的慢牛、长牛,可能也意味着应对长寿风险的手段将更多元化,届时养老储备或许可能更多地依靠公募基金、专业养老基金。

毕竟保险从来只是应对风险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手段。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红星新闻
2025-11-09 21:24:13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热风追逐者
2025-11-10 04:45:03
宁波海关原巡视员鲁国苗被查

宁波海关原巡视员鲁国苗被查

新京报
2025-11-10 09:14:56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大双
2025-11-09 22:52:39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新游戏大妹子
2025-11-09 13:02:02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陈秣爱钓鱼
2025-11-09 23:21:30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火山诗话
2025-11-10 07:29:48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回旋镖
2025-11-08 16:31:29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小伟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小伟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10 11:05:10
国民党前干部:郑丽文提出“我是中国人”论述,能打破两岸敌意螺旋

国民党前干部:郑丽文提出“我是中国人”论述,能打破两岸敌意螺旋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11:06
曝光!一居民“约炮”出事了!

曝光!一居民“约炮”出事了!

澄海圈
2025-11-09 20:14:52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老猫观点
2025-11-09 09:05:45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0 00:13:34
哇,小米公司法务招好多人!

哇,小米公司法务招好多人!

不主流讲话
2025-11-09 22:26:52
长沙不雅视频后续!女医生同款睡裙超22万人购买,幕后偷拍者曝光

长沙不雅视频后续!女医生同款睡裙超22万人购买,幕后偷拍者曝光

壹月情感
2025-11-09 18:01:35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21:21:21
多家银行:瘦身!

多家银行:瘦身!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9 21:51:38
一周饿两天,挽救“脂肪肝”?复旦研究证实:可使肝脂肪减少30%

一周饿两天,挽救“脂肪肝”?复旦研究证实:可使肝脂肪减少30%

思思夜话
2025-11-08 12:25:25
2025-11-10 11:52:49
今日保 incentive-icons
今日保
聚焦保险人与事思辨发展道与理
4697文章数 90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旅游要闻

行进的海岸线丨渤海湾畔“渔旅融合” 小渔村启动蓝色新引擎

沙盒模拟RPG《历史的终结》12月登陆SteamEA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