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0
分享至

10月30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站出来宣布:即使中美刚刚达成关税调整和农产品采购协议,美国对中国的“301调查”将继续推进。这番话一出,金融市场立刻风声鹤唳,股市止涨回落,原本被视为“缓和信号”的协议也瞬间变得不确定起来。

这一情势的反转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中美刚刚握手言和,美方却立刻翻脸,公开质疑中国是否履行协议承诺。表面上是继续调查,背后是否另有图谋?美方这步棋究竟是在为后续谈判加码,还是另有所图?中国刚刚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难道还不够诚意?



回顾整件事的起点,还得从10月下旬说起。中美高层在韩国釜山完成了一轮关键磋商,会后传出不少积极消息。中国承诺将在本作物季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采购2500万吨。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随后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也“点赞”了中国的表现,称美国农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他说,这份订单将带来连续三年的稳定收入,美国农业州的经济也将因此逐步回暖。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也在官网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今年10月9日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为期一年。这些举措展现了中方的务实与诚意。无论是农产品采购,还是关键资源的管控政策调整,中国都给出了明确的让步。

为了回应中国的善意,美方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芬太尼相关产品的关税下调至10%,此前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50%规则”也宣布暂停实施一年。这条规则原本对中国高科技企业造成极大限制,暂停执行意味着中美科技交流暂时松绑。



金融市场对此反应积极。中美经贸关系的缓和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上证指数一度突破4000点,美股也连续上涨。

就在市场欢呼“贸易战转折点”的时候,10月30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突然高调宣布:“301调查”不会中止。这一调查早在10月24日启动,主要针对中国是否履行2020年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明面上看似合理,实则令人疑惑。协议才刚签完,美方就迫不及待启动调查。这种做法更像是一种预设的控制手段。调查一旦推进,美方即可随时找借口重新加税,还可借此施加更多压力。从形式上看,这是对协议执行的“审查”;从实质上看,却是为可能的“变脸”留出余地

有人认为,这样的操作背后,是特朗普政府为即将到来的2026年中期选举做准备。美国制造业复苏缓慢,消费市场复苏乏力,农业票仓变得格外重要。为了安抚选民,特朗普政府急需表现出“对华强硬”。



这也解释了为何财政部长刚夸完中国,贸易代表就立刻宣布继续调查。一边让中国出让利益,一边保留打压工具,美方显然没打算彻底缓解中美经贸紧张,只是选择了暂时“踩刹车”

从美国内部视角看,他们对中国的信任从未建立。即使中国履行所有协议条款,美方也总能找出“执行不到位”的理由。过去几年,中美经贸协议屡次遭遇美方变卦,根源就在于此。

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始终未松手。“50%规则”只是暂停,并未取消。中国企业仍处于实体清单中,关键技术依然受限。这次暂停的本质,更像是为下一次打压“积蓄弹药”。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至9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6370万吨,占比高达74%。而9月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竟然为“零”,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这意味着中国早已不再依赖美国一家,供应链的多元化早已成型。

中方在此轮谈判中能够大方承诺复购美国大豆,是出于自身需求和全球稳定考量,而非被动让步。2025年大豆价格因巴西港口报价上涨,采购成本上升,重启美国采购能有效平稳国内市场价格,优化进口结构。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这样的大单采购本是“雪中送炭”。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创下历史第六高记录,却因对华出口骤降,大量大豆滞销,甚至有农场出现仓库坍塌的情况。不少农民已经依靠政府补贴度日,复购协议对美国农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方仍选择继续推进调查,实在令人费解。如此反复横跳,只会削弱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信誉。



中国外交部在10月31日做出回应,表示希望美方落实两国元首在釜山达成的重要共识,并强调中方始终本着务实和合作的态度推动经贸关系。显然,中方希望将合作进行到底,但如果美方一再破坏信任基础,中方也有能力采取相应措施

稀土出口管制的暂停只是“观察期”,并非永久让步。如果美方借调查之名重启制裁,中国完全可以重新启动管制措施,对美相关产业链构成实质性打击。



稀土、芯片、大豆,这些领域的互动,已经不是单纯的贸易行为,而是国家战略博弈的一部分。美国将协议当成筹码,不断加码调查,其实反映的是对中国崛起的深层次焦虑。

中国的产业能力、供应链优势、制度韧性,已经让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尤其在新能源、造船、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这正是美方焦躁的根源。



在全球层面,美国也很难拉拢盟友共同行动。“稀土联盟”推进缓慢,亚洲和拉美国家更多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东盟在RCEP框架下与中国贸易稳步增长,拉美国家的大豆和牛肉出口也与中国关系密切。

在这种格局下,301调查充其量只是美国的一张老牌,既无法改变中国发展的趋势,也无法撼动全球供应链的方向。



从谈判桌到田间地头,从高层会谈到大豆订单,整个经贸进程的逻辑已经很清楚。中国该让的已经让了,该采购的也采购了,美国若还执意搅局,最终只会把自己逼上孤立之路。

合作需要双向奔赴,信任需要时间积累。一味把协议当成工具,把调查当成威胁,结果只会让合作越来越远,信任越来越淡。中美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但谁更有耐心,谁更讲规则,时间会给出答案。



面对美方反复无常的做法,中国始终保持理性与克制。大豆订单、出口管制暂停等举措背后,是中方推动合作、稳定全球经济的诚意。未来如何走,还看美方是否愿意真正回到信任的轨道。

信息来源:
[1]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 美国豆农如释重负 东南网
[2]盼望中方订单快点到来,中美达成共识让美豆农松口气 北晚在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墨兰史书 incentive-icons
墨兰史书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历史内容
4326文章数 6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