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翁青雅在一场品牌专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场视频流出后,迅速引发热议,品牌方随后撤下了直播回放。
观看过完整视频的观众指出,整场活动暴露出多个问题,她没有准备手稿,念错了品牌名称,提问缺乏逻辑性,多次出现冷场,入场的时候她也没有礼让嘉宾朱珠,直接坐在了主位,经工作人员提醒后才调整座位,这些细节让观众对这场活动的专业度产生质疑。
![]()
事件发酵后,翁青雅在社交媒体发布道歉声明,解释是因为见到朱珠太过紧张,并以自嘲口吻表示“以后谁觉得自己闯祸了,就看看翁青雅的探访”,分支持者认为,跨界尝试难免失误,勇于认错就值得肯定。
但也有观点认为,即便非专业主持人,记住品牌名称和保持基本礼仪也是基本要求,这些细节更关乎个人素养,而非专业技能,从现场表现看,这些基础环节确实存在疏漏。
翁青雅此前通过恋爱综艺《心动的信号》积累了可观人气,节目中展现的形象与互动,曾让她获得“恋综纯爱天花板”的评价,吸引大量粉丝关注,而这次主持事件,让部分观众开始重新审视她的公众形象。
并且她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该校在艺术设计领域享有声誉,这个背景与她在主持中的表现形成反差,引发网友讨论:“从这样的名校毕业,主持基础为何如此薄弱?”
![]()
嘉宾朱珠在道歉帖下留言“没关系,早就翻儿啦”,展现了大度姿态,同时有观察者指出,翁青雅的道歉主要面向嘉宾,却未充分回应品牌方与观众的关切,这可能反映了其对问题核心的理解偏差。
![]()
作家饶雪漫在评论区连续发布多个“哈哈”,这种开放式回应让读者产生多种解读,为事件增添了讨论空间。
![]()
从恋爱节目的人气参与者到主持现场引发争议,这个转变揭示了公众人物在跨界尝试时面临的挑战,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经验可以随时间积累,但对细节的重视和基本素养的体现,才是赢得观众持久认可的关键。
观众通常能够理解新人在陌生领域的失误,但更期待看到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持续进步的诚意与行动。
![]()
当从熟悉领域迈向新舞台时,充分的准备显然不可或缺,包括对合作方背景的了解、对流程的熟悉,以及对可能突发情况的预案。
专业素养的积累同样关键,这不仅是技能层面的提升,更包含对行业规范的尊重、对合作伙伴的尊重,以及对观众时间的尊重,跨界不是降低标准的理由,反而是展现综合素养的机会。
![]()
公众人物建立的标签与人设,需要与实际能力相匹配,当形象与现实表现出现落差时,容易引发信任危机,真诚的态度和持续的进步,比完美人设更能经受时间考验。
翁青雅这次的主持翻车事件,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跟紧不紧张没关系,这是压根没做准备,念错品牌名是职业大忌,说明对金主爸爸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的高材生就这水平?真给我们留学生丢脸,学校教的是理论,但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待人接物是为人根本吧?”
“朱珠那句‘早就翻篇啦’尽显高情商和大格局,这才是专业艺人的风范,两相对比,差距实在太明显。”
“朱珠是前辈,宽容后辈是应该的,但翁青雅确实该好好学学什么叫尊重。”
“道歉全文都在解释‘为什么搞砸’,而不是反思‘搞砸了什么’,重点完全错了,最该道歉的对象是品牌方和观众,而不是忙着跟朱珠姐套近乎。”
“这明显是熟人之间的调侃,说明她们私交不错,大家别过度解读。”
“就算是朋友,在这种风口浪尖上发一串‘哈哈’,真的合适吗?怎么看都像是在看热闹。”
你觉得翁青雅这次翻车,最主要的问题是准备不足,还是个人素养有待提高?如果你是品牌方,下次活动还会考虑与她合作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封面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