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凯文凯利我发现:生意再小,赚钱的速度一般都远超打工

分享至

前几天跟发小老王撸串,这哥们一边啃着烤腰子一边叹气:“你说咱天天 996,老板换了第三辆奔驰,我连首付的零头都没攒够,要不咱也整个小生意?”

我刚想劝他 “小生意风险大,不如打工稳”,脑子里突然蹦出凯文凯利那句话 “不要低估小系统的爆发力,它的增长曲线往往比你想象中陡峭 10 倍”。

后来我仔细琢磨了下,发现咱们打工人早就被 “打工稳定、创业危险” 的鸡汤 PUA 傻了。

你以为打工是旱涝保收?其实是把自己的时间打包卖给老板,按小时算钱;你以为小生意是赔本赚吆喝?其实是用最小的成本搭建 “自动赚钱机器”。

今天就扒掉这层常识的底裤,聊聊为啥凯文凯利说 “生意再小,赚钱速度都远超打工”。



第一:别被 “线性收入” PUA 了!打工是 “搬砖换钱”,小生意是 “搭管道流钱”

咱们先算笔账:假设你月薪 1 万,扣完社保个税剩 8 千,每天工作 8 小时,一个月 22 天班,时薪差不多是 45 块。

也就是说,你每多熬 1 小时夜,多跑 1 次客户,最多多赚 45 块,这就是打工的 “线性收入陷阱”,你停手了,钱就停了,跟工地上搬砖没本质区别,无非是你搬的是 “PPT 砖”,人家搬的是 “水泥砖”。

但小生意不一样,它玩的是 “非线性增长”。

我家楼下有个卖手作三明治的李阿姨,一开始就推个小推车,每天凌晨 4 点起来切火腿、煎鸡蛋,卖 5 块钱一个,第一天只卖了 12 个,赚了 60 块,还没打工时的时薪高。

结果李阿姨没放弃,她发现买三明治的都是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就加了根香肠,涨到 6 块,还要 “提前预订,省得等”。

就这么一个小操作,第三个月的时候,李阿姨每天能接到 50 多个预订,还雇了个退休的阿姨帮她打包,自己只负责采购和收钱,每天工作 4 小时,一个月能赚 1 万 8。

你看,她一开始赚得比打工少,但架不住 “管道效应”,客户积累得越多,她花的时间反而越少,赚钱速度却越来越快。而如果她去打工,就算进餐馆当收银,一个月撑死 5 千,还得站 8 小时。

凯文凯利在《必然》里说过:“未来的财富来自于‘连接’,而不是‘占有’。” 打工是你把自己 “卖给” 一个老板,只连接了一个收入源;小生意是你连接了一群客户,每个客户都是一个小收入源,这些源会不断繁殖、串联,最后形成一个自动流钱的管道。

你以为李阿姨卖的是三明治?其实她卖的是 “家长的早晨时间”,这玩意儿比你的 PPT 值钱多了。



第二:“小生意要花大本钱” 是骗局!最小成本试错,比打工风险还低

一提到小生意,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得租店面、囤货、雇人,没个十万八万搞不定”。这话听着没毛病,但凯文凯利早就戳破了这个误区:“在互联网时代,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你甚至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测试生意模式。”

我有个学妹叫小糖,之前在广告公司做设计,月薪 6 千,天天改方案改到吐。后来她发现自己特别会画宠物头像,就想试试能不能靠这个赚钱。

你猜她怎么启动的?没买手绘板(用自己旧的),没开网店(先在小地瓜发作品),没打广告(让朋友把自家宠物照片发过来,免费画,画完让朋友帮忙转发)。

第一个月,她免费画了 30 只宠物,涨了 200 多个粉丝;第二个月,开始收费,199 块一张,第一个客户是个养法斗的小姐姐,画完后小姐姐特别满意,又介绍了 5 个朋友来;第三个月,她接了 28 单,赚了 5520 块,跟工资差不多,但只花了每天晚上 2 小时;第四个月,她开发了 “宠物全家福” 套餐,399 块一套,还加了钥匙扣、手机壳的周边,月收入直接冲到 1 万 2,比打工时翻了一倍。

你算算她的成本:零房租、零库存、零广告费,唯一的成本是她的时间,但这些时间没有白费 ,她画的每一张头像,都成了她的 “作品案例”;每一个客户,都成了她的 “活广告”。

而如果她当时脑子一热,租个工作室、囤一堆周边,反而可能亏得底朝天。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