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曝光!中国步枪全部安装消音器,普通士兵要消音器有什么用?

0
分享至



最近网上流传一些照片和,显示中国军队的步枪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音器这种配件。尤其是191系列步枪,从2019年国庆阅兵首次亮相到现在,列装范围越来越广。起初大家觉得这玩意儿主要是给特种部队用的,现在看普通士兵也开始配发。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为什么普通步兵需要这个?其实从实战经验来看,它不光是降低声音那么简单,还涉及听力保护、位置隐蔽等多方面好处。



191这款枪是QBZ-191突击步枪,发射5.8×42毫米子弹,设计时就考虑了模块化,能轻松加装各种附件,包括消音器。2019年10月1日阅兵式上,它第一次公开露面,当时主要是标准型和短管型。之后,部队逐步接收,到2021年,海军陆战队的蛟龙突击队开始使用,训练照片显示枪口常带消音器。

2022年,驻港部队巡逻时,很多战士的枪上也装了这个。2023年,陆军边境演习中,侦察分队用带消音器的QBZ-191执行任务。到了2024年,武警部队广泛列装,城市安保演练中常见。2025年现在,西藏军区里,战士扛着191枪,配消音器和战术背心,在高原地形操作。整个过程从精英单位向基层扩展,花了几年时间。

为什么变化这么快?主要受国际战场影响。拿俄乌冲突来说,从2022年开打,双方士兵大量用消音器,不限于特种兵。俄罗斯和乌克兰部队给步枪、狙击枪甚至机枪装上这个,即使没光学瞄具也优先配。原因简单,现代战争强调信息化,士兵要随时听清指令。枪声超过140分贝,会永久损伤耳朵。

乌克兰东部前线,士兵戴耳塞或降噪耳机,但消音器能额外降低噪音,哪怕只减10-20分贝,也帮大忙。中国军队观察这些经验,加速了191枪的优化。95式步枪时代,消音器很少见,因为弹药燃气多,声音大,装上后体积庞大,还从抛壳口溢气,影响操作。厂家试过样品,但没大规模列装。191枪改进了接口,消音器尺寸小了,前端有泄压口,背压控制好。



普通士兵用消音器,第一个大用处是护耳。过去打仗,士兵冲锋时枪声震天,现在不行。信息化作战下,步兵和指挥官沟通频繁,听不清命令就乱套。美军黑鹰坠落事件里,就有士兵被战友枪声震聋的例子。中国军队训练中,强调持续战斗力,消音器减噪后,战士能多坚持一会儿。

第二个好处,隐蔽位置。消音器不能完全无声,像电影里那样,但能让声音传播距离短,对方难判断方位。吸收燃气,射击时几乎没枪口焰,尤其夜战时不暴露。俄军机枪手用消音器PKP,就是这个道理。中国部队在夜间演习或边境巡逻,用这个能从优势地形开火,不被快速锁定。阵地换了,对方也难追踪。

再说弊端,不能只说好。消音器加长枪身,重心变,近距离作战或堑壕战时操控差。机械化步兵上下车也麻烦。背压高的话,废气后溢,有毒气体吸多会头晕。95枪时代这些问题突出,191枪优化了,但还存在。

所以,部队用快拆型,能根据任务装卸。侦察或防守时装上,突击时拆掉。乌克兰东部经验也这样,守备部队人手一个,突击队少用。中国军队学这个,191枪的VQX191型消音器就是快拆的,能套在枪口,保留消焰功能。



技术上,中国消音器进步明显。传统型是管子里隔间膨胀燃气,减速喷出。现在用计算机模拟,结构复杂,效果好。VQX191前端三个泄压口,缓慢排气,降背压。相比95的炮筒式,小多了。

国外如美国OSS流通式,用导流板形成涡流,前端排出,噪音低,不变射速。中国单位研究这个,甚至试用3D打印精密件。如果未来装到191或旧枪上,性能再升一级。官方媒体如解放军报,2023-2025年多次科普国外设计,说明重视度高。



从全球看,这趋势不可逆。美军XM7新一代步枪标配消音器,海军陆战队普及。乌克兰东部战事证明,普通步兵用它生存率高。不是拍脑门决定,是实战总结。

中国军队列装191枪,就是跟上步伐。过去战术落后,现在与时俱进。普通士兵装备它,不再是少数人专属,提升整体战斗力。听力保护让战士持久作战,隐蔽优势减小伤亡。未来,结合无人机和信息化系统,作用更大。



为什么普通士兵需要?过去觉得瞄准镜更实用,现在明白消音器提升不直观但关键。游戏里装上就改数据,现实中适配差会损枪。191枪设计考虑这个,燃气控制好。俄乌士兵即使缺瞄具也装消音器,就是因为实战价值。保护耳朵,确保沟通;减闪光,夜战隐身;难定位,延长生存。中国军队从这些学到,基层士兵配发增加。



技术迭代快。早期VQX191是膨胀式,现在流通式研究中。3D打印帮制造复杂导流板,成本控。美军M110A1狙击枪用类似,中国LR4高精狙试用。如果191枪用上,射速后坐不变,随装随打。部队训练影响大,过去95枪战士没见过消音器,现在科普多。



总的来说,这变化反映军队现代化。不是全员一步到位,但趋势明显。普通士兵用消音器,实战导向强。听力、隐蔽、持久战都受益。未来优化继续,推动从特勤到常规扩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股:刚刚,央行权威发布,明日7000亿投放,周三迎来绝地反击?

A股:刚刚,央行权威发布,明日7000亿投放,周三迎来绝地反击?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0:50:11
50分大胜,辽宁男篮全运会开门红,韩德君7分 俞泽辰21+6进步明显

50分大胜,辽宁男篮全运会开门红,韩德君7分 俞泽辰21+6进步明显

替补席看球
2025-11-04 15:06:41
欧洲车企排队签字,德国:我们把中国想太好,荷兰接管安世没有错

欧洲车企排队签字,德国:我们把中国想太好,荷兰接管安世没有错

王新喜
2025-11-04 06:57:31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外媒:连续6个月,东大每天增加100万桶原油储备,为大事做准备?

外媒:连续6个月,东大每天增加100万桶原油储备,为大事做准备?

阿龙聊军事
2025-11-04 20:13:08
有没有正派全灭反派获胜的电影?不仅有,还是大陆高票房武侠片!

有没有正派全灭反派获胜的电影?不仅有,还是大陆高票房武侠片!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4 06:21:09
黄显华,自动投案

黄显华,自动投案

新京报
2025-11-04 15:43:05
湿冷上线!冷空气携雨影响广东,回暖就在→

湿冷上线!冷空气携雨影响广东,回暖就在→

广东卫视
2025-11-04 19:31:45
李云迪再陷桃色风波,女主照片被扒疑似有两人视频流出

李云迪再陷桃色风波,女主照片被扒疑似有两人视频流出

挪威森林
2025-11-02 12:56:16
11月4日俄乌最新:普京的KPI

11月4日俄乌最新:普京的KPI

西楼饮月
2025-11-04 20:50:16
全红婵夺金,新搭档身份不简单,赛后发文信息量大,郭晶晶没说错

全红婵夺金,新搭档身份不简单,赛后发文信息量大,郭晶晶没说错

白面书誏
2025-11-03 16:36:30
直接炸了!A股全线大跳水!发生什么了?

直接炸了!A股全线大跳水!发生什么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04 11:13:14
湖人123-115胜开拓者!全场产生2个不可思议+3个事实,杨瀚森失宠

湖人123-115胜开拓者!全场产生2个不可思议+3个事实,杨瀚森失宠

球场没跑道
2025-11-04 13:33:52
日本26年恐怖悬案告破!妻子在家被残忍杀害,丈夫砸千万租凶宅保护现场终于捉到凶手!

日本26年恐怖悬案告破!妻子在家被残忍杀害,丈夫砸千万租凶宅保护现场终于捉到凶手!

英国报姐
2025-11-03 21:37:38
阵容碾压!广东全运男篮厚度竟超国家队,不夺冠都不好意思?

阵容碾压!广东全运男篮厚度竟超国家队,不夺冠都不好意思?

中山印象体育摄影师
2025-11-04 16:37:32
刚上台就变脸?国台办发出武统信号后,郑丽文回应不放弃武力保台

刚上台就变脸?国台办发出武统信号后,郑丽文回应不放弃武力保台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04 19:07:59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墨兰史书
2025-11-04 12:20:03
随着蓉城0-0首尔创历史,亚冠最新积分榜:海港今晚赢球=摆脱垫底

随着蓉城0-0首尔创历史,亚冠最新积分榜:海港今晚赢球=摆脱垫底

侃球熊弟
2025-11-04 20:02:59
每天吃一个鸡蛋错了?医生建议:上了年纪的人,鸡蛋应该这样吃

每天吃一个鸡蛋错了?医生建议:上了年纪的人,鸡蛋应该这样吃

品读时刻
2025-11-04 09:05:32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08:02
2025-11-04 21:43:00
桑启红原
桑启红原
运动带来健康,青春挥洒激情
7192文章数 2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数码
亲子
军事航空

卫衣+百褶裙,初秋最韩系穿搭,又美又撩人!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数码要闻

2026年MacBook Pro迎来OLED时代,M5/M6芯片轮流登场

亲子要闻

幼儿园如何开展博物教育?需要从3个维度着力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