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
航天员乘组公布
由航天驾驶员张陆
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
载荷专家张洪章
3名航天员组成
张陆任指令长
目前,神舟二十一号
已整装待发
瞄准北京时间
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
航天员武飞是目前
航天员大队中最年轻的航天员
1993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
自幼怀揣航天梦想的他
如今终于以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身份
奔赴苍穹
![]()
2025年6月20日,航天员武飞进行出舱程序训练。徐部 摄
从仰望英雄凯旋的草原少年
到即将亲手触摸星辰的航天工程师
武飞的飞天之路如何铸就
一起来看他的
学习经历和成长故事
飞天梦启:
北航学子的星辰之约
在太空遨游的场景,对年少的武飞来说,或许只是一幅模糊的画面。彼时的他在2003年目睹了神舟五号返回地球、着陆在内蒙古区域后,飞天的梦想才刚刚启程。
“因为我是内蒙古人,从2003年的时候就对载人航天有很深的印象。”武飞说,“初高中时,我非常喜欢看军事杂志,当时看到很多国外先进的军事装备,就想着哪一天我们也能有这样好的装备引领世界军事的发展。”
怀揣这份梦想,2010年,武飞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成为沙河校区首批本科生。入学之初,他便展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担任班级组织委员,积极策划中秋晚会、作为院篮球队主力驰骋赛场……在各类集体活动中,武飞如一条纽带,将同窗情谊紧密相连。
![]()
沙河教学区首届本科生纪念榜,其中就有武飞的名字
在投身班级建设与同窗互助的过程中,武飞逐渐锤炼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他曾动情写道:“在师长与同窗的扶持下,我从一名高中生成长为怀揣理想、勇于担当的青年,这一切将助我未来从容面对挑战,实现人生抱负。”
![]()
武飞(右)和同学筹备以绿色环保和低碳生活为主题的优秀班集体答辩
本科期间,武飞对空天事业的热爱日益深厚。2012年暑期,他加入“翔飞天府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访多家航空航天企业与科研机构。通过与北航校友深入交流、参与行业座谈及知识竞赛,他进一步拓宽了专业视野,夯实了职业信念。
逐梦征程:
北航学子的蜕变与成长
2014年,武飞选择留校深造,于北航攻读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博士生导师林贵平教授。“他眼神明亮、举止谦和、性格开朗,体能素质尤为突出。”初见武飞,林贵平便对这个朝气蓬勃的学子留下深刻印象。
硕士阶段,武飞聚焦燃油惰化技术研究,该课题高度契合工程实践需求。课题指导老师之一、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曾宇全程带领他开展科研。“武飞展现了过人的动手能力与工程思维,”曾宇回忆道,“从控制系统设计到软件编程调试,他几乎能独立完成全流程操作。”
毕业之际,导师林贵平给予高度评价:“武飞在研究生阶段表现优异,实践能力强,作风踏实,吃苦耐劳,是值得信赖的可靠之才。”
![]()
武飞(后排左四)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与同学合影
硕士毕业后,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武飞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将求学所得转化为工程实践。随后他成功入选第三批预备航天员。
选拔过程中,离心机测试令武飞终生难忘。首次承受8G超重负荷时,他几乎无法呼吸,面部肌肉严重变形。“那一刻真正体会到,航天探索是以血肉之躯对抗物理极限的征程,虽充满风险,却意义非凡。若非对事业怀有赤诚热爱、渴望超越自我,或许就会在此刻选择放弃。”他感慨道。
太空“管家”:
北航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后,武飞的学习模式发生根本转变。以往是“掘一口深井”,追求专业深度;如今需“拓一片汪洋”,构建知识广度。
“过去我们专注深挖某个领域的原理机制;成为航天员后恰恰相反,不要求我们在特定领域极度精深,但需要掌握广博的跨学科知识,这促使我彻底调整学习方法。”他解释道。
![]()
2025年6月24日,武飞在飞船模拟器训练。徐部 摄
在地面实验中,科研人员通过模拟太空环境构建实验系统;而今,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将亲临失重现场,实地观测科学实验。他将自己比作中国空间站的“管家”,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悉心照料十多个关键分系统,守护这座“太空家园”的平稳运转。
“空间站涵盖环控生保、GNC、通信、能源、仪表等十余个重要分系统,”武飞介绍,“我的职责是通过仪表监测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上报地面。若设备出现故障,还需及时开展维护维修与升级工作。”
跨越代际的“天团”:
北航学子的团队精神
在“太空家园”中,武飞作为“90后”航天飞行工程师,将与“70后”指令长张陆、“80后”载荷专家张洪章组成跨越代际的飞行乘组。武飞认为,“互补”是团队的核心特质,三人能在专业知识层面形成有力支撑。
“指令长张陆沉稳冷静,拥有丰富飞行经验,他的存在让我们倍感安心。作为年轻成员,我渴望多方尝试,而指令长给予充分包容与空间;张洪章作为载荷专家,对科学实验抱有执着追求,每次训练都要追根究底,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的热忱推动我们乘组对每个实验项目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武飞说道。
![]()
2025年08月21日,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张洪章(左)、张陆(中)、武飞 进行机柜设备操作训练。徐部 摄
这种默契早已渗透至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在一次应急故障处置训练中,他们无需言语交流,仅凭眼神与直觉便心领神会地互换角色,高效化解险情。在挑战生理心理极限的“睡眠剥夺训练”中,张洪章特意带来的快板悄然缩短了艰难时光:“在我们困倦难耐时,他总会用快板或笑话唤醒团队。他始终设身处地为同伴着想,在每个集体中都是这样的温暖存在。”
向阳而生:
北航学子的父爱与使命
临行前夕,紧张与期待在这位最年轻航天员心中交织,而更强烈的是对未知科学的渴求。在他眼中,中国空间站如同一部“立体而浩瀚的百科全书”,等待他去研读、去续写。
武飞说,“以前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时候,父母坚持让我读书,他们觉得知识能改变命运。他们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人可以平凡,但是绝不能放弃成长。”
这次出征,武飞带了一棵迷你向日葵。“向日葵的寓意非常好,是积极向阳、向上的状态。另外,和我女儿有一点关系,她的小名叫小葵。”
武飞希望,在空间站繁忙工作间隙,每当目光落向这株向日葵,便能望见女儿纯真的笑脸,感受来自万里之外家的温暖。这朵绽放在中国空间站的向日葵,既寄托着深沉父爱,也象征着向阳而生的航天使命。
从北航学子到航天工程师,武飞用二十二载砥砺前行,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飞天传奇。而今,他即将承载梦想与使命,奔赴浩瀚宇宙,在星辰大海中镌刻下中国的辉煌足迹。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首都教育
![]()
![]()
![]()
![]()
![]()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