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简称:济源一中)行政楼会议室内光影流转,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影周济源第一中学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作为全国影视教育示范校,济源一中通过双课堂模式,向全国教育同仁展示了影视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
![]()
【光影课堂:电影里的思政教育】
上午9时,高三(7)班的教室里,贺欣欣老师正带领学生们赏析电影《老师·好!》。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展开热烈讨论。电影中的师生情让我们明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三备考的重要助力。学生翟星皓在分享环节动情地说:“能在紧张的备考中参与电影周活动,既是一种放松,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体验。”
![]()
贺欣欣老师电影课《老师。好!》
![]()
【家长课堂:破解家庭教育难题】
下午的活动中,影视教育专家王晓琳老师为400名高一学生及家长带来《利用影视教育破解家庭教育中五大难题》专题讲座。
![]()
王晓琳老师影视思政教育讲座
![]()
“用影视教育的方式如何引导学生适应环境,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顺利度过青春期、把握人际交往的边界等难题。影视思政课就像一扇特别的窗,让我在光影故事中找到成长困惑的答案。”学生李安锐深有感触地说。多位家长在课后留言中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值得推广,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二十年探索:从创新到引领】
自2005年开设影视思政课以来,我们见证了这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济源一中党委书记李雪颖在评价学校影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时,这样说:“影视思政课以最生动的方式连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价值观的塑造,是对传统德育的有益补充和深化,是学校五育并举多样化办学方式的有力创新。”
项目主持人王晓琳老师表示:二十年来,我们坚持让影视教育进课表、进教室,真正让学校思政教育活了起来。
![]()
影视思政课主持人王晓琳
据统计,2019年以来,学校影视思政课由学校影视工作坊主持人王晓琳和团队核心成员贺欣欣等教师积极开发影视课程、开展影视课题研究积极推进学校影视课程落细落实落小。目前,学校已开展28场专题讲座,实施600余节影视思政课,惠及1.1万余名学生。更可喜的是,这一创新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9个省市,并于2022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据悉,本届电影周由教育部、中宣部联合主办,以光影百年·少年中国为主题,旨在通过影视艺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
济源一中的影视思政教育实践,创新性地将艺术欣赏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探索。这场电影周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汇报,更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践行。(供稿:王晓琳)
编审:吕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