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部分车次信息旁出现了带有“宠”字的绿色方框标识。图/央视新闻
近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铁路12306官方购票页面的部分车次信息旁,出现了带有“宠”字的绿色方框标识。
据央视新闻,铁路12306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宠”字代表的是这列车可以办理宠物托运服务。目前已经有50趟列车标记了“宠”字。从宠物托运的热门线路来看,集中在北京往返上海、杭州、南京和深圳往返长沙等方向。
事实上,宠物托运的服务并不是首次出现,在今年4月时,就已经有京沪线上的5座车站10趟列车推出了该业务。短短半年间,已经增加到遍布多条线路的50趟列车。可见这项服务受欢迎的程度,以及铁路部门的响应速度。
而且,这次不仅扩大了列车范围,也对服务内容进行了扩充。比如这次推出了宠物“单飞”托运服务,不再需要人宠同车,无疑是进一步丰富服务细节,提升便利化程度,也极大地减轻了宠物主人的焦虑。他们可以放心地把宠物交给一个值得信赖的公共服务体系,而不必时时陪同。
列车宠物托运的试点和推广,也是对社会“痛点”的回应。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如此巨大的体量,宠物出行、运输的需求自然也会大幅度提高,而在这方面,铁路有巨大优势。
比如,公路运输往往时间较长、运输条件缺乏保障;航班运输环境则存在空间相对有限,舱压变化剧烈、机场覆盖范围不足等问题。相比之下,铁路以其稳定、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宠物托运的理想选择。
此次“宠物列车”的推出,提供了一个更优选择,也让铁路运输的服务场景从“人”延伸到了“家庭的一员”。
而且,从“试点到扩大”的稳步推进节奏,也体现了铁路方面在乘车环境和新增服务之间的平衡。
此前,有人担心宠物运输是否对车厢环境带来干扰,铁路方面则表示会采用专用宠物运输箱,自带空气循环、降噪、除味等功能。而通过试点,似乎人们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出现,由此才有了进一步扩大的依据。这种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也体现出公共服务在创新中的谨慎与科学。
客观来看,高铁这种代表“现代科技标杆”的事物,其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也有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意义。比如当宠物被纳入公共出行体系的一部分,所传递的不仅是便利,更是一种文明共识的形成,意味着社会在公共管理中开始真正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也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延伸到更细微的生活层面。
事实上类似的新增服务并不少。比如前些年备受关注的“静音车厢”“遛娃车厢”,都展现了铁路在重塑公共文明方面的探索。此外,近些年铁路方面还推出了“遗失物品快运送回”“轻装行”(同城行李搬运服务)等,也说明铁路服务正从单一运输向“全需求关照”转型,让乘车体验不止于“抵达”,而更注重过程的舒适与尊重。这对公共服务整体水位的拉升都有着相当的参考意义。
当然,近些年围绕铁路运输也出现了不少争议性的新闻,一些服务细节在互联网上遭到了审视。这一方面说明,列车出行作为一种全民服务,体量巨大必然伴随着偶发事件;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公众仍然对铁路系统投射了相当的期待,希望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样板”。
因此,铁路方面不妨倾听种种声音,从中找到改进的灵感,进一步优化服务。比如宠物托运服务,就是从之前的问卷调查中得到的反馈。人们也期待,铁路能在更多环节上保持这样的开放姿态,让出行不仅高效,也给乘客更多的人性化体验。
毕竟,那枚印在车票上的“宠”字,不只是“可托运宠物”的标识,也映照出一种“宠客”的意味,人们自会感受到其中的温度。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