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评头论
当“骗子用l0086冒充10086”冲上热搜,一条高赞评论道出了许多人的侥幸:“幸好我懒,从来没点过”。而相对“勤快”的杨先生就上当受骗了!
![]()
近日,杨先生收到一条“积分兑换空气炸锅”的提醒短信。看到短信后,他误以为是10086运营商发来的,没有过多怀疑,就打开了短信中的网址。随后,他进入了一个名为“掌上营业厅”的页面。没想到,填完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交易密码等详细信息后,他的信用卡发生多笔消费,共计7739元。杨先生这才发现被骗……
为什么杨先生会受骗?来分析一下这个骗局的脑回路:
![]()
一、信任嫁接术
脑回路:不创造信任,而是直接“劫持”官方渠道(10086)在用户心中固有的信任感。这是整个骗局的基石,降低了受害者的第一道心理防线。
二、诱惑精准化
脑回路:不用“百万大奖”这种遥不可及的诱惑,而是选用“空气炸锅”这类看似靠谱、实用且价值不高不低的小家电。这让人感觉“为此冒个险值得”,且真实性更强,完美利用了“沉没成本”心理——感觉不兑就亏了。
三、 细节伪装学
脑回路:在网址上玩弄“视觉欺骗”(l vs 1),这是针对现代人快速阅读习惯设计的“特洛伊木马”。它筛选了那些不够谨慎、或对技术细节不敏感的人群,实现了受害者的“精准筛选”。
四、 流程闭环设计
脑回路:仿造“掌上营业厅”页面,形成从短信到落地的“无缝衔接”。填写的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是为了增加“仪式感”,让你误以为是在办理正规业务,从而放松对最后关键字段(信用卡号、交易密码)的警惕。整个流程一气呵成,不给你跳出思考的时间。
五、 攻击直指核心
脑回路:最终目标不是你的验证码,而是更致命的信用卡交易密码。有了它,骗子就能直接完成盗刷,省去了中间拦截验证码、复制卡片等复杂步骤,实现了“信息即盗刷”的最高效率。
六、这个诈骗的终极逻辑:
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信任供应链”攻击。前端嫁接官方信誉,中端设计人性化陷阱,末端直取金融核心。 每一步都精准地算计了普通人在信息时代的心理盲区和操作习惯。
所以,这绝非简单的“贪小便宜”,而是一场针对现代生活信任体系的精准爆破。如果下次看到类似“积分兑空气炸锅”的推送,一定先要冷静三秒:
任何情况下,一般经营单位都不会索要您的银行卡交易密码!您当前输入的密码极为敏感,请立即终止操作!
心里默念防骗口诀:
1. 官方短信不点链接,只认官方APP!
2. 天上掉锅,必有猫腻!
3. 要你银行卡密码的,全是骗子!直接拉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