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10月30日,特朗普前脚刚在釜山和中国达成共识,后脚华盛顿就递上了一把刀,这记“背刺”来得又快又狠。
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7票的结果,直接叫停了他在全球推行的关税政策。
为何特朗普“硬刚全世界”的姿态,反让自己陷入了被自己人“背刺”的执政困境?
![]()
编辑:7
一场“背刺”大戏,特朗普被自己人拉下神坛
这真是颇具戏剧性的一幕,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最狠地砸向了自己人。
高盛集团发布的报告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指出到年底,美国消费者要硬生生扛下55%的关税成本,企业也要分担22%。
这直接导致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上涨了0.44%,12月的通胀率可能因此飙升到3%,老百姓的账单越来越厚。
![]()
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嘴硬,怒斥高盛的经济学家“应该换人”,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实在令人咋舌。
他声称贸易伙伴在承担关税,可事实是,美国进口商得先给海关交钱,企业再转嫁到商品价格上,最后埋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
![]()
如此扎心的经济账,连高盛都忍不住预警,美国经济近期面临衰退风险,可特朗普却选择性地无视了。
这场“背刺”的真正导演,其实是特朗普自己,他的“政治表演”已经演砸了。
他上台大半年,搞出“吞并加拿大”、“控制格陵兰岛”这类噱头,却没办成一件实事,唯一的“成就”就是靠制造话题扩大支持者基本盘。
![]()
为了选票他可以无视法律拆掉白宫东翼建豪华宴会厅,美其名曰“私人捐款”,实则公开受贿;为了政治利益,他可以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受关税成本,把经济民生完全抛在了脑后。
这种只懂“政治表演”的政客上台,恰恰说明西方所谓的“德谟克拉西体制”,已经沦为了选票的附庸。
![]()
里根当年虽是演员出身,却有着丰富的政治履历和理性判断,而且那时的美国综合实力也经得起试错,可现在的特朗普,只会靠煽动情绪、制造对立来维系支持率,这种执政风格只会把美国拖入更深的泥潭。
参议院的决议,虽然落地难度不小,但它传递的信号已经足够强烈: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路线在国内遭遇重创,共和党内部的分歧已经摆上台面。
![]()
他在中美会晤中罕见展现的“友好姿态”,本质上是因为对华强硬政策走不通,国内危机又迫在眉睫,不得不暂时“休战”。
但美方的这种善意注定难以持久,特朗普仍将中国视为潜在对手,一旦国内矛盾稍有缓和,很难说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
![]()
关税的“回旋镖”,为何最终砸中美国自己?
说到底,关税这东西就像一把回旋镖,你以为扔向了别人,可它飞了一圈,最终还是扎回自己身上。
特朗普的本意是想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回应。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做过测算,特朗普对进口钢铁加的25%关税,看着是保住了14万个钢铁岗位,却让下游制造业丢了足足50万个工作。
![]()
这就像2024年媒体报道的底特律汽车厂,光关税就让每辆车的成本涨了1200美元,消费者买车时,账单上都得实实在在地多掏这笔钱。
美国税收基金会也算过另一笔账,如果把现有关税全取消,一个典型的中产家庭一年能多拿1347美元。
![]()
这笔钱够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或者多买两箱生活用品,可现在,这些都因为特朗普的一意孤行而泡汤了。
这背后是一条清晰的经济学原理: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完全脱离全球供应链而独善其身。
![]()
你加征的关税,看似打击了对手,实则增加了本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最后通过物价上涨,全部转嫁给了本国消费者。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远不止经济账这么简单,它在更深的层面动摇了美国的全球信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报告里写着,2025年全球贸易正在换赛道,中国推动的RCEP生效三年,亚太区域内的贸易占比已经冲到了38.7%。
![]()
相比之下,美国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中的份额,从2016年的35%掉到了现在的28%,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链转移。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货币支付数据,SWIFT系统显示,2025年9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升到了6.2%,美元则跌到46.8%,创下了历史新低。
![]()
这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绕开美元”做生意,2025年上半年,印度和阿联酋用人民币结算了首批原油贸易,金额高达100亿元。
巴西央行也宣布,把人民币在外汇储备里的占比提到了5.37%,超过了欧元,这些国家不是在“反美”,只是不想再被美元绑架。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没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亲手加速了“去美元化”的进程,这恐怕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
![]()
从“背刺”到“失能”,美国政治生了什么病?
如果说关税政策的失败是“症状”,那么美国政治的“失能”就是真正的“病根”。
这场围绕关税的争斗,本质上是美国两党不止不休的政治游戏,关税政策早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两党斗争的“政治足球”。
![]()
民主党人明知提案大概率走不到最后,却偏要硬推,目的是把“共和党保关税、坑百姓”的印象,牢牢钉在选民心里,为中期选举造势。
而共和党内部的分裂,更是这种“失能”的集中体现,4名议员的“倒戈”,标志着党内对特朗普路线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
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大部分关税政策,都是绕过国会,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实施的个人决定,这种“独断专行”终于引发了立法分支的强势反击。
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在这次争吵中虽然勉强运转了起来,但更像是一场迟到的、被迫的反应,而不是主动的、健康的调节。
更深层的病症是美国社会的撕裂和共识的瓦解。
![]()
政府持续停摆近一个月,纽约州、华盛顿州等多地接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公务员和军人的工资发不出来,依赖“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4000多万美国人,从11月开始就要面临饥肠辘辘甚至无家可归的困境。
联邦雇员排队领取免费食品的画面,与美国超级大国的身份形成了刺眼对比,这场由两党斗争引发的危机,已经把普通民众推向了绝境。
![]()
而中期选举临近,两党之间的博弈只会更加激烈,参议院的决议不过是这场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精英们,为了党派利益可以罔顾民生疾苦,为了选举胜负可以牺牲国家长远发展,这个国家的政治机器,实际上已经“失能”了。
![]()
它无法有效解决国内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无法在国际上形成一个连贯、可靠的战略,只能在一次次的内耗中,空耗国力,错失机遇。
特朗普的困境,不是他个人的失败,而是这种“失能”的集中体现,他是一个症状,而非病根。
![]()
当巨轮失控,我们如何稳坐钓鱼台?
如今的美国就像一艘在风暴中失控的巨轮,政治分裂、经济承压、民生困苦,而特朗普的“政治表演”还在继续。
这场参议院的投票,是对他的当头一棒,更是美国体制发出的预警。
如果不能正视内部危机,继续在单边主义和政治内耗的道路上走下去,等待美国的,恐怕只会是更大的灾难。
![]()
而我们作为这艘巨轮的旁观者,也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方,又该如何自处?
答案或许就藏在两个字里:定力。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理性务实,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稳步前行,这才是应对一切变数的关键。
世界的潮流,正在从单极走向多极,从对抗走向合作,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大趋势。
![]()
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出的贸易限制措施里,美国只占了28%,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还是53%。
这说明全球的玩法在变,单靠关税筑墙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开放合作才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说得好,未来属于能建国际合作网络的国家和企业。
![]()
美国这场关税博弈,与其说是政治斗争,不如说是旧秩序遇到新趋势的必然碰撞。
我们不必为美国的内乱而窃喜,更不必因此打乱自己的发展节奏,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
![]()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民生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才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当别人在风浪中迷失方向时,我们只要能稳住舵,看清航向,就能在历史的航行中,驶向更光明的未来。
![]()
![]()
![]()
结语
特朗普的当头一棒,敲响的不仅是个人警钟,更是对美国“表演型政治”的深刻拷问。
当内斗压倒理性,当表演取代务实,美国的困境或许才刚刚开始,多极化世界已然加速到来。
面对风雨变幻,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才是我们最稳固的压舱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