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周,最火的歌词是什么?“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最热的新闻又是什么?卢浮宫珍宝被盗。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窃贼从从容容卷走卢浮宫珍宝”案,分析“游刃有余”是如何做到的?无价之宝的命运又会如何?
(一)卢浮宫安保到底有多大漏洞?
卢浮宫盗窃案,听起来就有一种惊天大案的感觉。但仅从盗窃工具来看,完全和“惊天”没啥关系。圆盘切割机、角磨机、对讲机、滑雪面罩,一台搬家具用的电动梯子、跑路用的摩托车,还有反光施工背心。不仅工具简单,过程看起来也并不那么复杂。网友们用人工智能制作了相关视频,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案发过程。
上午9点30分,也就是卢浮宫开馆迎接游客后30分钟,盗窃团伙四人中的两名成员通过电动升降梯爬上通向层窗户的阳台,他们使用了最简单的切割工具,玻璃和木质窗格根本不是电动角磨机的对手,窗户也没有闭路电视监控。
![]()
用时4分钟,窃贼进入卢浮宫阿波罗画廊南端,用角磨机切割展柜玻璃,此时触发警报。警报响起后,他们遭遇了安保人员的阻拦,但窃贼手持电动工具向警卫发起攻击,手无寸铁的警卫只能放弃阻止,转而疏散参观人员。内部监控显示,其中一名窃贼身着高能见度背心,使用角磨机强行打开了展示柜。
![]()
在不到3分57秒的时间内,两个展柜被破坏,多件珠宝被两名窃贼卷走,随后他们从升降梯下来,四人骑着两辆雅马哈摩托车,沿着A6高速公路一路疾驰、驶离。
如果偷社区生活物资,这过程匹配,可这是大名鼎鼎的卢浮宫,里面收藏的都是无价珍宝,这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劲儿,自然让人惊掉下巴。
![]()
事发后,法国文化部长拉希达·达蒂将这群犯罪分子的行为称为是专业,但网友们却对此说法并不不买账,有网友调侃卢浮宫的安保写着“欢迎光临”四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窃贼是不是专业,是警察该关心的,民众更关心的是卢浮宫的安保是不是专业。出了这么大的事,卢浮宫馆长洛朗丝·德卡尔向法国文化部长提出辞职,但被拒绝。10月22日,她出席了法国参议院的听证会,接受质询,质询内容就包括安保问题。
![]()
听证会上,德卡尔承认卢浮宫安保存在外围薄弱和升级滞后等缺陷。她说:“2021年9月任职以来,我就观察到卢浮宫在设备和基础施舍方面长期投入不足”。此外,她还说:“卢浮宫外部监控摄像头无法完全覆盖博物馆的正面,而此次窃贼闯入的窗户的画面,也因此没有被闭路电视监控到”。
德卡尔特别提到监控缺失的问题,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呢?严重的超出我们的想象。
![]()
围绕卢浮宫安保情况的多篇分析报道,都提到了一份法国政府的审计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对于卢浮宫监控系统的不足做了如下说明:卢浮宫在不同区域的摄像头数量有所差异。虽然供游客等候的拿破仑大厅设备齐全,但并非所有区域都如此。此次被盗的阿波罗画廊和《蒙娜丽莎》画作所在的德农区,三分之一的房间根本没有摄像头。在其他一些区域,情况甚至更糟。例如,在最大的区域黎塞留区,四分之三的房间都没有摄像头。自2019年以来,卢浮宫总共只安装了138个摄像头。
且不说卢浮宫的整个占地面积有多大,其中仅展览馆面积就达到7.3万平方米,6年多装138个摄像头能有什么改善作用?怪不得网友说这监控纯靠碰运气,能逮住匪徒那得是好运爆棚。
![]()
面对监控摄像严重不足的情况,卢浮宫多年来并没有进行妥善处理,报告中称卢浮宫“一再推迟原定的安全系统现代化升级”,且监控摄像头大多“只有在房间翻新后才会安装”。而被延迟处理并不只有监控不足这个缺陷,还有人工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分析文章指出:多年来大众旅游压力和长期资金不足,使博物馆工作人员不堪重负,无法随时保护馆内3.6万件展品。工作人员也因此多次发动罢工,以曾抗议人手严重的问题,最近的一次就在今年6月。
![]()
经此一役后,法国官员们开始重新审视卢浮宫的安保问题,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正在加强部署卢浮宫安全保障措施,并要求“加快这些措施”。
(二)“散装销赃” 珍宝大危机!
现在看起来,法国是吃一堑长一智,但这长一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据统计,此次丢失的珠宝,价值约8800万欧元,合人民币超过7.2亿。
![]()
巴黎检察官劳雷·贝库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次盗窃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历史损失相比,算不了什么。”
此次犯罪团伙共向9件珍贵珠宝出手,除了在逃亡途中掉落受损的欧仁妮皇后的皇冠外,其余八件至今均未找回,它们分别是:欧仁妮皇后的王冠、欧仁妮皇后装饰蝴蝶结、欧仁妮皇后胸针、蓝宝石套装中的冠冕、项链和耳环中的一只、拿破仑祖母绿结婚礼盒中的项链和一对耳环。
![]()
被盗珍宝的展柜位于卢浮宫阿波罗长廊内的“王冠钻石”展区,这里陈列的是历任法国国王收集的宝石藏品,每一件对法国甚至欧洲历史都意义非凡。比如丢失的这套蓝宝石套装,它的历史可以被追溯至19世纪初,曾被路易·波拿巴的妻子奥坦斯王后和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妻子玛丽·阿梅莉王后等人佩戴。又比如拿破仑祖母绿结婚礼盒,它是1810年被拿破仑送给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路易丝的礼物。
当然,我们知道对于盗贼来说,标签越多、越贵重的“赃物”就意味着越难以销赃,所以有网友分析,窃贼不是随随便便制定目标的,之所以选择这几件珍宝下手,是为了“散装销赃”。
![]()
网友提到的其中一个证据就是近在咫尺的“摄政王钻石”并没有被偷窃,因为这块钻石是一个整体的血钻,知名度太高,且有诅咒属性,不好销赃。而其他被盗珍宝都布满碎钻,而且是10克拉的碎钻。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欧仁妮皇后的王冠上镶有212颗珍珠、1998颗钻石和992颗玫瑰式切割钻石。
![]()
欧仁妮皇后装饰蝴蝶结上镶嵌着2438颗钻石和196颗玫瑰式切割钻石。欧仁妮皇后胸针是一件满钻胸针。蓝宝石王冠上镶有24颗锡兰蓝宝石和1083颗钻石。而拿破仑祖母绿项链上有32 颗珍珠形和菱形祖母绿,以及1138颗钻石。
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看就一目了然了,这些被盗饰品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由众多宝石和钻石组成。而网友的“散装销赃”猜测,很快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证实。
![]()
美国艺术史学家兼律师艾琳·汤普森表示:“当珠宝被盗时,它们通常会被从底座上取下,然后像其他宝石一样被转售。如果宝石特别大或有其他可辨认的特征,窃贼会把它们送到不正规的宝石匠那里重新切割。”
美国艺术史学家诺亚·查尼则表示:“珠宝价值本来就很高,即使你拆开被盗物品并出售其中的部件,其价值仍然很高”。
虽然,珠宝重新切割很可能降低其价值,但是对于盗贼来说,价值8800万欧元的物品,即使是打一折出售那也是天价。
![]()
目前,盗窃案已经由巴黎警方专门处理重大盗窃案部门负责。我们制作这期节目时的最新消息显示,10月25日晚,4名嫌疑人中的两人相继落网。其中一人在戴高乐机场登机时被捕,另一人则在塞纳-圣但尼省被捕。但两人身上并没有被盗珠宝,调查人员仍在全力追查其他嫌犯和被盗珠宝的下落。
![]()
然而,时间是有限的,因为一旦珠宝被重新切割,即使小偷被抓住,它们也永远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美国艺术史学家兼律师艾琳·汤普森对此表示希望渺茫:“事实证明,抓到策划并雇佣他们的人要困难得多。我敢打赌,闯入卢浮宫的人会被抓到,但他们偷走的文物不太可能被追回,因为在大多数类似案件中,文物都会在几小时内被打碎,金属也会熔化。”
(三)珍宝能被找回吗?
在近百年时间里,卢浮宫至少还有8次被盗,从名画到珠宝,从盔甲到石碑石雕都没少遭“毒手”。而被盗文物有些失而复得,有些从此消失。
![]()
1911年,名画《蒙娜丽莎》被曾在卢浮宫短暂工作过的29岁意大利移民文森佐·佩鲁贾偷出,警方在随后两年的搜捕中几乎毫无发现。直到1913年,佩鲁贾试图将这幅画卖给意大利的一家画廊,被买家举报,这幅画才最终被找回。
![]()
1976年,阿波罗画廊里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的加冕剑被盗,此后再无下文。
1983年,两副文艺复兴时期的盔甲失窃,直至40年后才被找回。
1990年,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皮埃尔·雷诺阿的画作《坐着的女人肖像》至今仍被标记为失踪状态。
1995到1997年间,卢浮宫曾连续发生三起盗窃案。1995年1月,19世纪油画《牧羊女》被盗走;一周后17公斤石雕失踪,后被找回;1997年希腊古碑遭窃,至今仍未找回。
![]()
1998年,法国19世纪画家柯洛的名画《塞夫勒的道路》被盗,这幅画至今仍未被找回。
八次盗窃案中,只有三件失物被找回。而且,这三件物品能被找回,都不是靠搜查破案,而是获得了线人的明确信息。除了《蒙娜丽莎》是被买家举报外,1983年丢失的两幅盔甲,是因为2021年,它们的继承者在找人鉴定后,被专家发现端倪才得以收回。而失踪石雕则是有人匿名告知其所藏之处。 从历史案件来看,被盗艺术品只要不公开现世,似乎很难被找回。那么如果这些珠宝落入私人收藏家,或者被完整走私到其他国家,或者真的被拆解出售,法国政府又能追回吗?
![]()
王馨仝(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委员会副主任):“在国际上,我们主要依据两个公约去追索。一个是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及非法转让文化财产所有权的方法公约》。这个是防止第一步,被盗财产,你不要给它进出口。相应公约的各个缔约国,要建立起一种国内管制,文物要出口,必须要有出口许可证。中国、法国、英国,都是这个公约的缔约国。属于国家所有的这种全世界瞩目的文物,一旦被盗之后,在国际上去进行流通,拍卖行和珠宝商都不敢收,因为这会激发一系列的追责制度,而且这种追责,是在国际法项下的追责。罗浮宫被盗的这个8件文物,无论是在拍卖行或者是私藏,其实这里面都涉及到一个违法的问题,各国略有不同,但实际上它的非法性认定都是相同的。另外,还有一个1995年的公约,它用来处理国际追讨层面的问题,解决一个追诉时效,以及善意取得者,你是不是善意取得,就可以依据民事通行的原则不予返还?因为我不知道,我不知情。对于此类的文物,它有一个规定,如果说这个文物等级特别高,它是不受追索时效限制的,同时也不能说你善意取得者就不返还了。这些珠宝分解之后出售,也受法律的追诉,只不过在追诉环节中,更难去建立相关证据链。”
(四)欧洲博物馆为什么经常失窃?
此次卢浮宫的盗窃事件,也引发了各界对于博物馆安保问题的关注,鉴证组在搜查中发现,盗窃事件近期频繁发生在欧洲的博物馆。
2024年5月7日,英国剑桥郡伊利博物馆的一件可追溯至青铜时代的金项圈和金手镯被盗。独立慈善机构“制止犯罪”组织悬赏5000英镑,征集线索,但目前,尚未有关于窃贼是否被抓获或被盗物品是否被追回的最新消息。
![]()
2025年1月底,有窃贼从荷兰东北部阿森的德伦特博物馆偷走了四件文物,其中包括三只金手镯和一顶估计有2500年历史的金头盔。7月下旬,三名嫌疑人已被抓捕。
2025年9月16日凌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失窃价值约150万欧元的六块金块。据报道,在案发现场附近,调查人员发现了角磨机、一把螺丝刀、三个用于喷灯的煤气罐和锯子。博物馆的两扇门被角磨机打磨,存放金块的展柜被喷灯砸坏。根监控录像显示,嫌疑人在凌晨1点后不久闯入博物馆,并于凌晨4点左右离开,整个过程中安保并没有发现。不过幸运的是,目前嫌疑人已经抓获,而她被抓到时,正在处理近一公斤熔化的黄金。
![]()
从这些案件中,我们发现,犯罪分子都是冲着金子去的,这也再次证明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散装销赃”概念,偷盗者通常会将博物馆偷出的赃物溶掉或者切割获利。但想获得金子或者珠宝,去抢珠宝店或者银行不是更直接吗?为什么要选择会多费一道手续的博物馆?
《经济时报》就这一问题采访了相关行业律师克里斯托弗·马内洛,他一语道破真谛:“巴黎的卡珠宝店可能比卢浮宫受到的保护更严密。这听起来很有趣,但它发人深省。这些罪犯不考虑文化遗产,他们只想要快速获得现金,他们不在乎拿破仑三世或法国历史。拆分销赃还可以让他们隐藏犯罪的证据。”
![]()
制片人:梁茵
编导:张恒
编辑:于二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