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贵州49岁女子被杀害抛尸后续:嫌犯杀人后还去家里吃饭,二审死缓

男子杀人埋尸因坦白情节被判死缓

0
分享至



贵州黔西定新乡庆祝村的一桩命案,从案发至今始终牵动着公众神经,49岁村民王秀珍被亲戚熊某杀害并抛尸石缝,凶手全程伪装“热心人”参与搜救近一个月。

案件历经一审、二审,最终以“死缓限制减刑”落幕,但争议却始终没有平息,被害人家属坚持申请再审要求“死刑立即执行”,贵州省高院已立案受理。

这场跨越多个司法阶段的案件,早已超越个案本身,成为探讨司法量刑、社会伦理与民心期待的典型样本。



量刑之争

案件的核心争议,集中在“量刑是否匹配罪行”这一关键问题上。

二审维持的死缓判决,附带“至少服刑22至27年”的限制减刑条件,看似给出了严厉惩罚,却未能契合公众对“罪刑相当”的朴素认知。

一审法院将熊某归案后供述罪行、指认埋尸地点的行为,认定为对侦破案件有“重要作用”,属于“认罪悔罪”,因此作出从轻处罚,二审虽将“重要作用”纠正为“一定作用”,却未改变死缓的核心判决。



案发前,被害人离家时监控画面

熊某不仅蓄意杀人、埋尸毁证,更利用亲戚身份实施欺骗,其行为的预谋性、残忍性与欺骗性,远超普通刑事案件。

公众的质疑并非毫无依据:当犯罪行为已突破人伦底线,“坦白”这一技术性情节,是否应成为减轻处罚的关键因素?

在多数人看来,熊某的“坦白”更像是罪行即将败露后的被动选择,缺乏主动悔罪的诚意,难以抵消其对受害者家属造成的双重伤害,更无法弥补对社会信任体系的破坏。



第一案发现场为撂荒地,距离公路约150米,平时少有人经过

案件本质

这场争议的根源,在于案件本身触及了社会最敏感的伦理底线,王秀珍与熊某的“亲戚关系”,本应是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却被凶手异化为行凶作恶的掩护。

案发后近一个月里,受害者家属与村民四处奔波寻找线索,而真正的凶手熊某,始终以“半个亲戚”的身份伴其左右。

他假装焦急、主动出力,用虚假的关切掩盖埋尸毁证、误导侦查的真相,那些与凶手共同焦虑、相互安慰的日子,事后回想全是赤裸裸的欺骗与背叛。



被害人被埋尸的石缝,2023年7月26日,嫌犯指认现场后,警方挖开埋尸封土,找到遗体后,家属跪在现场痛哭

更严重的是,熊某的行为撕裂了乡村社会赖以生存的信任基础。

乡村邻里之间,亲戚互助、彼此信任是维系温情的核心,而这种利用信任实施的犯罪,不仅夺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更让“熟人”二字蒙上阴影。

若不是警方凭借细致调查,从熊某言行的破绽中层层突破,这起精心策划的骗局或许还会持续更久,而司法正义的到来也将更加漫长。



监控拍到的黑影,嫌犯趁夜色将被害人物品放回,欲误导侦查

司法参照

回顾近年来的多起恶性案件,不难发现“极端恶行与量刑尺度”的争议并非个例,而过往的司法裁判,也为本案提供了重要参照。

2021年“百香果女孩案”中,原审法院曾以“自首、认罪态度好”为由改判死缓,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最终再审法院改判死刑立即执行,明确表态:性暴力犯罪并杀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已突破伦理底线,自首等酌定情节无法抵消犯罪的极端恶性。



无独有偶,2025年另一桩案件中,19岁女生遭侵犯后逃跑落水,嫌犯故意阻挡其上岸致其溺亡,一审判处死缓限制减刑,二审同样改判死刑立即执行。

这些案例传递出清晰的司法导向:“坦白从宽”“自首从轻”等原则,并非恶性犯罪的“免死金牌”。

立法初衷是为了提升司法效率、给予罪犯悔罪机会,但前提是犯罪行为的恶性程度与酌定情节能够形成合理平衡。

对于主观恶意极深、作案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司法裁判更应侧重考量罪行本质与社会影响,而非过度依赖技术性情节。



被害人亲属在石缝处祭奠

平衡之道

贵州省高院立案受理再审申请,彰显了司法系统对民意的重视,也为个案正义的校准留下了空间。

“少杀、慎杀”是我国死刑政策的核心,是司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初衷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避免死刑滥用,但这一政策的践行,绝不能以纵容极端恶性犯罪为代价。

司法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作出合法的裁判,更在于通过裁判引领社会价值观,守住公序良俗的底线,回应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普遍期待。

实现这种平衡,关键在于摆脱机械套用法律条文的桎梏,让法理与情理实现有机统一。



嫌犯

法院在再审过程中,需要全面评估案件的核心要素:既要考量熊某“坦白”的真实性与价值,更要正视其犯罪的主观恶意、作案手段的残忍程度、对受害者家属的精神伤害,以及对乡村信任体系的破坏。

唯有将这些因素综合纳入考量,才能作出既符合法律精神,又能让公众信服的判决。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既要保持理性克制,避免被情绪左右;也要具备坚守底线的力度,不让极端恶行获得不当宽宥。



案发次日,嫌犯在其个人短社交账号发布的截图

结语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公序良俗的契合,在于对民心所向的回应。

对于这起案件而言,真正的司法正义,应当是让恶行得到与其恶性相匹配的惩罚,让受害者家属得到慰藉,让公众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温度,这正是司法坚守的本质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41:47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观世记
2025-11-05 20:19:25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03:11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第一军情
2025-11-05 15:40:03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讲者普拉斯
2025-11-05 20:51:42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40:03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5 17:31:47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6:09:59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6 07:59:00
卷史 incentive-icons
卷史
文化之根,滋养着我们的成长;知识之源,照亮我们的未来。
3573文章数 5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游戏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战地6》PC玩家改文件禁用跨平台:手柄辅助瞄准太狠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