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年五十出头,是个地地道道的板栗爱好者。每年秋冬,街头巷尾糖炒栗子的香气,总能把他勾过去。今年刚入秋,他就像往年一样,隔三岔五就买上一大袋糖炒板栗,坐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吃,一口一个,吃得那叫一个香。
可最近,老张却感觉身体不太对劲。先是肚子时不时地胀气,还隐隐作痛,接着上厕所也变得困难起来,好几天都排不出大便。他以为是自己吃坏了肚子,吃了点助消化的药,可症状不但没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老张这才慌了神,赶紧去医院挂了号。
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饮食情况,得知他最近大量吃板栗后,告诉他:“板栗虽好,但也不能这么吃啊!你这情况,很可能就是吃板栗不当引起的。”老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钟爱的板栗,吃不对也会有这么多麻烦。
![]()
吃板栗有哪些好处?
1.健脾养胃
板栗性温,归脾、胃、肾经。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适量吃些板栗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它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能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减轻肠胃负担,就像给疲惫的肠胃来了一场“温柔按摩”。比如,那些经常感觉胃部冷痛、吃一点东西就腹胀的人,每天吃几颗蒸熟的板栗,坚持一段时间,肠胃不适的症状往往能得到明显改善。
2.补肾强筋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板栗有补肾的功效,对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现代研究也发现,板栗中含有的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成分,能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健康。像一些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出现腰腿无力的情况,适当吃些板栗,能起到一定的滋补作用。
3.增强免疫力
板栗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C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增强白细胞的活性,帮助身体抵抗外界病菌的入侵。
B族维生素则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有重要作用。经常吃板栗,能让身体的免疫力得到提升,减少生病的机会。
![]()
这五类人吃板栗要警惕
1.糖尿病患者
板栗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在人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过量食用板栗,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如果实在想吃,一定要严格控制量,每次吃3—5颗即可,并且要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食用,同时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2.便秘患者
板栗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虽然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肠道蠕动,但如果本身就存在便秘问题,且肠道功能较弱,大量食用板栗后,膳食纤维可能会在肠道内堆积,加重便秘症状。便秘患者如果想吃板栗,可以少量食用,并且要多喝水,促进膳食纤维的排出。
3.脾胃虚弱者
生板栗中含有一定量的皂苷,这种物质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使是熟板栗,脾胃虚弱者也不能多吃,因为板栗比较难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这类人群可以选择将板栗煮成粥食用,这样更容易消化吸收。
4.肥胖人群
板栗的热量较高,每100克板栗的热量大约为214千卡,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热量。肥胖人群本身热量摄入就容易超标,如果再大量食用板栗,会导致热量进一步增加,不利于体重的控制。肥胖人群吃板栗时,要严格控制量,并且要把板栗的热量计入当天的总热量摄入中。
5.一岁以下婴儿
一岁以下婴儿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板栗质地较硬,婴儿咀嚼和吞咽能力有限,食用板栗可能会发生呛咳,甚至引起窒息。而且板栗中的营养成分也不适合婴儿当前的营养需求,所以不建议给一岁以下的婴儿食用板栗。
![]()
哪些食物与板栗相克?
羊肉:板栗和羊肉都属于温热性食物,两者一起食用,容易导致体内热气积聚,引起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尤其是本身就容易上火的人,更要避免将板栗和羊肉一起食用。
豆腐:豆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钙等物质,而板栗中含有草酸。草酸与钙结合会形成草酸钙,草酸钙不易被人体吸收,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在体内形成结石,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吃板栗时最好不要吃豆腐。
杏仁:杏仁中含有一定量的油脂,而板栗中的淀粉含量较高。两者一起食用,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更要注意避免将板栗和杏仁同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