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瞭望 | 同心共筑善德城

0
分享至

从加快推进县镇村一体化发展,到扎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再到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云浮统筹各类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以高效的执行力扫清制度障碍,以开放的胸怀汇聚创新力量。这种互动,让企业感受到的不仅是办事的便利,更是一种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的归属感

当政府以真诚之心提供服务,企业和百姓也以同样的热忱回馈这座城市,共同汇聚成一股向上托举城市的磅礴力量,书写着双向奔赴的生动故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郭奔胜 肖文峰 王仁贵 贾雯静 吴涛

云浮,离大湾区最近的诗和远方,既近又静。在这里,幸福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浸润在一城烟火中的平凡日常。

在云浮云雾山客家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酒头茶尾饭中间”,意指斟酒时开头最香醇,奉茶时末尾最浓郁,盛饭则要取中间最饱满的部分,道出了云浮人待客的诚挚与生活的讲究。这种对于人的细致关照,是云浮幸福观的体现,是云浮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与呵护,是对日常生活的用心经营。

2023年,云浮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美丽宜业之城”称号,这背后是一场城市发展与人民福祉的相互成就。

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介绍,近年来,云浮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加快推进县镇村一体化发展,到扎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再到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云浮统筹各类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企业与这片土地的深度交融,则为幸福注入了持续涌动的活力。政府着眼速度和温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例如针对资源经济,政企携手盘活石材、硫铁矿等资源,推动产业从简单“卖资源”转向精深加工,让传统资源焕发新生。这种协同发展,让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为城市幸福提供坚实基础。

城市承载人民的幸福,人民托举城市的高度。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扎根乡土、回馈乡邻,利用“政银企村”等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带动千家万户;广东南方东海钢铁有限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企业落地云浮;下白村的青年创业者回到家乡,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

归根结底,云浮的幸福,是一种在双向奔赴中生长出的共同价值,既不悬浮于空中,也不沉寂于过往,在每一次政企协作中、在每一位市民的平凡耕耘里,生生不息,愈发醇厚。


云浮市云安区“百千万工程”第三届“村 BA”篮球赛活动现场(2025 年 8 月摄) 黄天康摄

以民为本,绘就幸福底色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南山森林公园的林间小道,晨练的市民与鸟鸣同行,开启宁静与美好的一天。

一上午的学习工作后,云浮人的午餐自有其养生之道。一碗温热的擂茶粥,几味南药入馔的特色小菜,再配上当季的郁南黄皮、荔枝,在烟火气中滋养身心。这既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云浮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午餐过后,云浮人会享受一段午休时间,让身心在自然的节奏中得到放松。

当夜幕降临,人民广场渐渐热闹起来,有遛狗散步的老人、追逐嬉戏的孩子,还有人跳广场舞、唱粤语歌,数十个露天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也颇具人气,构成一幅鲜活、热闹的城市夜景图。

在广东,云浮或许不是存在感很强的那一个,但从云浮人日常一天的24小时中能够感受到,“云浮的幸福指数高,生活压力小,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好,这里藏富于民。”云浮市投资促进局四级调研员金耀德说。

在云浮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月德看来,这背后,得益于政府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云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提出把资源经济收益的一半,投入到民生领域,不遗余力地推动各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民生兜底方面,云浮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建立专业化救助管理机构、将全市15.7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监管、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制度、建成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

——就业稳定方面,逐步构建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产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聚力打造“乐业云浮”品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供需匹配、搭建服务平台。截至去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量31.84万人,高技能人才14.1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为44.32%。

——教育事业方面,市委书记直接担任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持续加大财政教育资金投入力度,2021年以来,投入28亿元,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94所,新增学位8万个,引进900多名高素质教育人才,2024年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96.21%,在全省排名第七位。“过去在云浮会看见一些大巴车,拉着学生去佛山等周边地区上学,而现在越来越多孩子留在云浮接受教育。”金耀德说。

——环境改善方面,依托“百千万工程”,云浮以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风貌管控必答题、美丽圩镇建设加分题、绿化美化基础题“四道题”为主攻点,统筹推进多项专项行动,抓好人居环境整治,让云浮绿意盎然。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53%。

在云浮调研的最后一站是湾边村,在这里,调研组一行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种将民生福祉摆在首位的发展理念,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更化作市民、村民可感可及的日常。

行走在西江畔的这个小渔村,生活的画卷随着江风徐徐展开,随处可见孩子们在江边开阔空间里奔跑欢笑,村中老人们则在自家门前支起小摊,做些小买卖,向过往游人售卖着本地特产与饮料。

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党委委员黄天康介绍,村里还会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年味十足的“农村春晚”、夏风沉醉的“江边村晚”、活力四射的“村BA”篮球赛……每一个活动都让整个村庄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与邻里亲情的热络之中。

这份源自生活本身的从容与美好,也深深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近年来,村里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西江河鲜一条街”,并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民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前往湾边村旅游观光的人们络绎不绝。

今年以来,湾边村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他们在此寻觅的,不只是一处风景,更是一种与周边城市不同的、令人向往的闲适生活。

日影西斜,湾边村一天中最诗意、最动人的时刻如期而至。夕阳倒映西江,余晖将江面、屋舍与归航的船只染上温暖的金色,落日、归船、远山、烟村、晚霞,好一幅绝美山水画。游客、村民不约而同驻足,或静静凝视,或用手机记录下这份唯美与宁静。

这落日的定格,不仅照亮了古色古香的乡村和波光粼粼的江面,也映照出人们脸上的平和与幸福。


2023 年云浮大金山半程马拉松赛激情开跑(2023 年 2 月摄) 云浮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商为翼,激活发展动能

置身南粤大地,毗邻城市扎堆的珠三角,云浮何以出圈?企业为什么最终选择落地云浮?

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一行走访了当地多家企业,企业负责人们的回答,清晰描绘出云浮的吸引力图谱。

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欧永健道出了生物医药企业的考量:“我们选择云浮的原因之一,是这里深厚的南药基因与公司未来培育中药新品、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路径契合。”他的回答,指向了云浮的资源禀赋。

对于众多贸易类企业而言,决策的天平更注重便利的交通条件。云浮靠近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西江“黄金水道”,港口众多,比如云浮新港是国家二类口岸,拥有7个3000吨级泊位,货物通关、出口都非常便利。

未来,云浮将全力构建铁路叠加、高速纵横、国道交会、水路畅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预计到2027年,云浮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以广东微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伟荣为代表,一众创业者怀着对故乡的深厚情感,选择将事业的重心带回云浮,反哺家乡。

除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几乎每一家被访企业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更为关键的答案,那就是被云浮党委政府的用心用情打动。当地对企业全方位、有温度、有力度的帮助,赋予了他们更强烈的认同感。

企业的口碑,是云浮亲商理念的印证。这一理念,最直观地体现在政府驻地的形态上。

坐落于云城区世纪大道的云浮市委、市政府办公地,没有“高墙围挡”,穿过如茵的草坪与四季轮换的花坛,沿着宽阔的阶梯而上,人们与这座机构之间,再无阻隔。这也有力诠释:政府并非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与百姓、企业并肩同行的服务者、合作者,政府的大门,永远向人民敞开。

2025年9月,备受瞩目的省级重点项目——南方东海精品钢项目一期的核心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云浮市在打造千亿级金属智造产业集群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南方东海精品钢项目计划总投资180亿元,分三期建设。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孝良告诉记者:“这一重大项目得以迅速落地,离不开政府在交通条件、电力保障、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

郑孝良介绍,云浮市通过“成立专班”“挂图作战”“定期调度”等机制,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当地政府成立的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企业投产组、道路建设组、管线配套建设组等工作组,市、县两级相关负责同志进驻南方东海钢铁项目进行现场办公,将政府服务阵地前移至项目现场一线,梳理问题清单,倒排工期,逐项销号,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以用电保障为例,500千伏云城输变电工程已于2024年9月底提前竣工,刷新建设新速度,其220千伏首批线路已顺利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以“电等项目”的姿态护航企业用电需求。

再如交通保障,金属智造产业园的云石大道、佛云大道、思劳东连接线于今年3月28日全线建成通车,物流“动脉”全面畅通,解决了项目投产后的物流运输压力,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有了政府的鼎力相助,郑孝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未来公司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精品钢720万吨,年产值可达400亿元,年利税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

南方东海钢铁的故事,是政府赋能企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对石材产业,政府主动整合分散的行业资源,成立行业组织,引导产业从“小散乱”向“大集聚”转型,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对于港口物流枢纽,政府着力优化港口功能分区,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

中电建(云浮)绿色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忠燚总结,云浮的营商环境可以用务实、高效、开放来概括。近年来,云浮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特别是在项目审批、土地要素保障、生态环境协调等方面,主动靠前服务,通过打造科技孵化平台,提供绿色矿山等技术支持,培养技术人才,切实增强了企业扎根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云浮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尤其2024年云浮营商环境评价首次迈进全省第二档,刷新历史最好成绩。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8.87%,1~9月,新登记经营主体同比增幅高达268.54%。

在云浮,一批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陆续崭露头角。除首家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广东金晟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云浮还培育了粤东西北地区目前唯一的“独角兽”企业——广东微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在“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温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50位,较上一年度上升23位。

以高效的执行力扫清制度障碍,以开放的胸怀汇聚创新力量。这种互动,让企业感受到的不仅是办事的便利,更是一种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的归属感。采访中,当地干部一句“不要让企业被动”的叮嘱,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的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从更立体的视角观察,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人文底蕴,疏朗的地理空间,日益完善的交通设施,再加上矢志追求的营商环境,使得云浮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扎根的热土。怀揣梦想而来,希望并不遥远。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了云浮产业发展的坚强脊梁。

以城为家,汇聚共建暖流

此次走访中,调研组一行深刻感受到,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投资者,还是本地成长的企业家,都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正如多位受访者表示,“来到云浮就不想走了”。

这是云浮发展良性循环的印证。当政府以真诚之心提供服务,企业和百姓也以同样的热忱回馈这座城市,共同汇聚成一股向上托举城市的磅礴力量,书写着双向奔赴的生动故事。

回馈来自敢想敢为的青年人。

2025年1月,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下小白咖啡屋”正式开业,这家咖啡馆原是一个废弃猪圈,由一群云浮青年组成的“云小城文旅团队”在短短6天里改造而成,让这个曾经闲置的空间焕发新生,成为云浮的“乡村网红打卡地”。

创业团队负责人罗伟雄介绍,团队的组建源于对家乡的深情,团队里,有从澳门返乡、怀揣前沿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朱楚欣,还有来自餐饮、自媒体等多个领域的青年人,他们把各自在行业内积累的丰富经验,有机融入乡村的建设与发展进程里。

他们与村集体合作成立强村公司,运用轻资产、低成本的运营策略开展业务。他们也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大家主动搬来桌椅,借出厨房,拿出家中的老物件装饰咖啡屋。来自乡亲们的支持,更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扎根乡村的决心。

咖啡屋的成功运营,为下白村带来了新的活力。现在的咖啡屋已经成为集咖啡、文创、社交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空间,既带动村民就业,又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回馈还来自勇于担当的企业家。

在温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门正对面,醒目的企业精神标语镌刻于墙壁之上——“同呼吸,共命运,齐创美满生活”凝练而深刻,精准诠释了企业创始人温北英所秉持的理念。

1986年,温氏首创“公司 + 农户”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参与企业发展,通过“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和保价回收”的产业化运作,实现企业与农户的科学分工、优势互补。在市场低迷期,温氏依然会保障合作农户收益。

这一模式在新时代进一步延续。2022年以来,温氏股份以广东省、云浮市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将“公司+农户”模式升级为“政银企村”共建模式,让镇、村、企、农共同参与乡村产业振兴,与超过4.3万户农户紧密携手、共创共享。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政银企村”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并于同年12月竣工投入运营。2023年,与温氏合作的16个“政银企村”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产,项目预计可带动云浮市超500个行政村平均集体年增收超15万元,大大提高村集体的“造血”能力。

温氏对云浮的回馈,不局限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更体现在通过人才培养和社会公益留住人才、服务社会。“当下,在温氏食堂的各个档口,有诉求希望增添更多辣味菜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份看似寻常的意见反馈,实则有力印证了云浮成功吸纳了大量外地人才,让他们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

另一份企业担当的动人篇章,由翔顺控股集团写就。记者在云浮干部群众口中了解到,过去多年,当房地产行业随大势高热之时,翔顺控股集团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路径,他们主动平抑房价涨幅,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民生情怀置于利益之上。

两家企业的选择,体现责任与担当,更展现出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的深厚情怀。云浮的实践表明,一座城市的真正魅力,不只在于楼宇之高,更在于民生之暖;不只在于发展之快,更在于共享之广。

“云浮在心上,乘风启航。我们的步伐,充满了力量。这片土地上绽放的希望,是我们的理想……”当云浮同名歌曲《云浮》唱响,也让人听到了“善德云浮”的合唱和“幸福云浮”的交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4797文章数 24232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