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日,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法国维和部队士兵击落一架以色列无人机后,以色列国防军北方司令部警告称,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正在对以色列国防军采取行动,“存在可疑和异常行为”。
本周早些时候,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下属的法国维和部队,在黎巴嫩南部击落一架以色列无人机,联合国维和部队表示:“对以色列国防军发动的攻击予以报复”。
![]()
无人机击落事件的来龙去脉
当地时间 2025 年 11 月 1 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下属的法国维和部队,在黎巴嫩南部区域击落一架以色列无人机。这一行动并非突发,而是源于此前以色列国防军的一系列针对性行为。
联黎部队方面明确表示,此次击落无人机是对以军攻击的回应 —— 在此之前,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曾向维和部队驻地发动炮击,多架无人机也对维和区域实施了轰炸,给维和人员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
以色列军方迅速作出回应,否认自身行为存在过错。以色列国防军阿拉伯语发言人阿维哈伊・埃德拉伊中校声称,被击落的无人机正在执行例行情报收集和侦察任务,并未对维和部队构成任何威胁。以军北方司令部更是发表声明,指责联黎部队存在 “可疑和异常行为”,认为其击落无人机的举动毫无正当理由,属于越权行事。双方各执一词,让原本就紧张的黎南局势进一步升温。
事实上,这并非以军与联黎部队首次发生摩擦。根据联黎部队此前发布的声明,仅 2025 年 10 月,就已三次发表声明谴责以军袭击维和人员的行为。10 月 26 日,以军一架无人机曾在黎南部基拉村联黎部队巡逻区域投掷榴弹,随后一辆以军坦克向维和人员方向开火,联合国方面当时就已向以方提出强烈抗议,指出此类包括激光照射、鸣枪警告在内的针对性行为极具危险性。
![]()
以军的强硬姿态
无人机被击落之后,以色列军方的态度愈发强硬。在闭门谈话中,以色列国防军高级官员明确表达了对法国维和部队的不满,警告称联合国部队正在与以色列国防军形成对抗态势,其一系列行为已超出维和使命范畴。
以方还列出多项争议点,包括联黎部队预计撤离日期的拖延、延长任务期限的企图、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活动的 “漠视” 以及与贝鲁特政府的合作模式等,认为这些都构成了联黎部队 “越权” 的证据。
![]()
作为联黎部队中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力量,法国维和部队的此次反击显然触动了以色列的敏感神经。以色列国防军内部已出现明确的强硬声音,暗示将对法国维和部队采取反制措施,不排除不宣而战、实施偷袭打击的可能。以军将联黎部队视为影响其在黎南部行动的重要阻碍,此次无人机事件更是让这种对立情绪公开化,双方军事对峙的风险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歇。11 月 1 日深夜,以色列空军的察打一体武装无人机在黎巴嫩南部卡夫鲁曼镇发动空袭,轰炸了一辆登记在前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指挥官名下的汽车,造成 4 名黎巴嫩男性死亡。事后核实显示,车上人员均非真主党武装成员,此次轰炸凸显了以军在黎南部行动的随机性,也反映出其在情报收集方面的疏漏与行动的鲁莽。
![]()
美军的介入
就在以色列与法国维和部队陷入对峙之际,美军的介入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当地时间 11 月 2 日,美军 MQ-9 “死神” 武装无人机携带空对地导弹出现在黎巴嫩南部空域,进行常态化巡逻飞行。这款具备强大打击能力的无人机现身,被外界解读为美军对以色列的明确支持,也是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直接武力威慑。
美军的行动并非孤立存在。在 MQ-9 无人机部署的同时,以色列武装无人机继续在黎巴嫩境内发动轰炸,尽管此次轰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持续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氛围。有分析指出,美军的介入为以色列提供了重要底气,正是在美国的纵容与默许之下,以色列才敢于对联合国维和部队采取强硬姿态,甚至发出军事打击威胁。
![]()
从历史互动与战略利益来看,美以之间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与以色列的地区安全战略高度契合。此次美军在黎南空域部署武装无人机,既为以色列提供了直接的军事支援,也向包括法国在内的维和部队参与国传递了明确信号,其背后蕴含的战略意图让原本的双边冲突逐渐显现出多边博弈的特征。
联黎部队的处境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设立,源于联合国安理会第 1701 号决议,核心使命是监督黎以停火、维护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根据 2024 年 11 月生效的黎以停火协议,黎巴嫩真主党及所有黎武装团体需承诺不对以色列发动攻击,并撤至利塔尼河以北且拆除南部军事设施;以色列则应停止对黎境内的军事打击,并在 2025 年 1 月 26 日前逐步从黎南部撤出。
![]()
但这一停火协议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以色列以黎方未全面履行协议为由,将撤军期限延长至 2025 年 2 月 18 日,到期后又以保护以北部居民安全为由,宣布将 “无限期” 驻扎在黎南部 5 个据点。黎巴嫩方面则坚持要求以军全面撤出被占领土,双方的立场分歧让联黎部队的维和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面对以色列的军事威胁与美军的武力施压,联黎部队的维和使命面临严峻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曾明确表示,以军的一系列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 1701 号决议,既侵犯了黎巴嫩主权,也严重漠视了维和人员的安全。法国外交部也曾在 10 月 27 日发表声明,谴责以军对联黎部队的袭击,指出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破坏了地区稳定。
![]()
地区局势的未来走向
当前,黎巴嫩南部地区已形成多方对峙的复杂局面。以色列与法国维和部队的直接对立、美军的强势介入、黎巴嫩政府军的沉默旁观,让局势充满不确定性。黎巴嫩政府军面对以军和美军在其境内的军事行动未能作出有效回应,这一态度也让地区力量平衡进一步失衡,给局势发展增添了更多变数。
联合国方面已多次尝试通过外交途径缓解紧张局势。联黎部队持续与以黎双方保持沟通,要求以军停止针对维和人员的军事行动,严格遵守安理会相关决议。法国作为维和部队参与国,也在通过外交渠道向以色列表达抗议,维护本国维和人员的安全与权益。但截至目前,这些外交努力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的军事对峙仍在持续。
![]()
从更大范围来看,此次冲突的背后是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以色列在地区内的安全战略、美国的中东布局、黎巴嫩内部的派系纷争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让黎南局势的走向难以预测。任何一方的误判或过激行动,都可能导致冲突升级,引发更大范围的地区动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