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本是丰收喜悦的时刻,但对于56岁的陈阿叔(化名)来说,这份喜悦却变成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眼部危机。近日,永春爱尔眼科医院接诊了这位特殊的患者,他的经历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陈阿叔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农忙时节在田间辛勤劳作时,飞扬的谷粒偶尔会溅入眼中。起初他并未在意,简单揉揉眼睛便继续忙碌。然而农忙结束后,阿叔发现自己的眼睛持续发红,视力也明显下降。在家人陪伴下,他来到永春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视光及小儿眼科主任韩文平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陈阿叔的角膜已经发炎。在仔细询问发病过程后,韩医生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异物入眼”引发的结膜炎,立即为阿叔安排了眼部冲洗。
令人震惊的是,在冲洗过程中,医生竟然从阿叔眼中取出了一颗已经发芽的谷物!原来这颗谷粒在农忙时进入眼中后未被及时取出,在眼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竟然开始发芽,导致眼部持续发炎,视力受损。
![]()
元凶剖析:眼睛为何成了谷物的“温床”?
韩文平医生解释,我们的眼睛结膜囊(位于眼皮和眼球之间的空隙)是一个温暖、黑暗且湿润的环境,其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合微生物乃至植物种子的生长。当谷物这类植物性异物进入眼睛后,如果未被及时取出,它就可能吸收眼部的泪液和营养,“安家落户”并开始生长。
“这个过程不仅会造成机械性摩擦,损伤角膜和结膜,引发持续的炎症、感染(如角膜炎、结膜炎),”韩医生严肃地指出,“更危险的是,发芽的植物性异物会释放出更多的植物蛋白和生物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过敏性反应和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角膜溃疡、视力永久性下降,甚至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
![]()
权威科普扩写 | 韩文平医生:异物入眼,每一步处理都至关重要
针对这一案例,韩文平医生为我们系统地科普了异物入眼的科学处理方式,他强调,“第一时间”和“方法正确”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第一步:绝对禁止揉眼!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揉眼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看似能缓解不适,实则危害极大。它会导致:
嵌入加深:使原本浮在表面的异物被强行嵌入角膜或结膜组织内,加大取出难度。
划伤角膜:尖锐的异物可能在揉搓时划伤娇嫩的角膜,造成“角膜上皮剥脱”,导致剧痛和感染风险倍增。
污染扩散:手上的细菌会趁机进入眼睛,引发二次感染。
第二步:启动眼睛的“自动清洗”系统
刺激流泪:轻轻闭上眼睛,尝试用手指拉住上眼睑的睫毛,覆盖在下眼睑上,轻轻移动。这个动作可以刺激泪腺大量分泌泪液,利用自身的“清洁液”将异物冲出。
大量清水冲洗:如果泪水冲洗无效,应立即使用干净的流动凉白开、生理盐水或纯净水冲洗。冲洗时,将头偏向患侧,用杯子或瓶子将水缓缓倒入眼内,让水从靠近鼻子的眼角流向太阳穴方向。
第三步: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立即放弃自行处理,前往医院眼科急诊:
1.经过以上方法仍无法取出异物,或感觉异物感依然强烈。
2.异物嵌入眼球,感觉“粘住了”,动弹不得。
3.异物是金属碎屑、玻璃碎片、化学粉末等特殊物质。
4.疼痛剧烈、视力明显下降、出现畏光、流泪不止等症状。
像陈阿叔这样的情况,怀疑是植物性异物(谷粒、草籽、木屑等)。 这类异物初期可能症状不重,但潜在危害极大,必须由专业医生处理并做后续抗感染治疗。
结语
永春爱尔眼科医院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在农忙、装修、户外作业等高风险环境中,务必做好眼部防护(如佩戴护目镜)。一旦发生异物入眼,请务必保持冷静,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牢记 “勿揉、冲洗、就医” 三原则,别让小小的疏忽,给我们的“心灵之窗”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通讯员:曾美丽
文字编辑:邱慧缨
审稿:韩文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