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吴霞 高翼飞
作为农业大县,惠民县农副产品资源得天独厚,历经多年培育,已构建起粮食种植、果蔬、食用菌、畜牧四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但产业发展中智能化与信息化生产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依旧突出。如何破题起势,开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推动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升级,成为惠民县政协今年聚焦关注的重点。
深学细研,凝聚“向新”共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惠民县政协深刻认识到,要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必须跳出惠民看惠民,跳出农业看农业。今年以来,惠民县政协牵头组织委员深入学习研讨各种重要政策文件,积极借鉴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两大关键课题,开展了多场广泛且深入的专题协商活动。
在7月份组织的“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各抒己见。县政协委员徐义艳指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关键支撑。惠民农业规模虽大,但发展质量不高、转型动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强有力、可落地的技术支撑和业态基础。”委员吴霞结合区域发展实际补充道:“滨州市聚焦‘三大战役’,推进产业转型提档、集群跃升提级,加快‘5210N’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我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全市‘5210N’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势而为,主动向‘新’转型,抢占发展先机。”
通过系列学习与协商,委员们统一了思想认识,凝聚起“向新而行、以新促兴”的强烈共识。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下沉一线,挖掘“向新”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切实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迭代升级,惠民县将“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列入《县委、县政府、县政协2025年协商工作计划》。
今年5至7月,惠民县政协组织委员先后深入淄角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鑫诚田园、富众果蔬、和美集团、中天食品、禽乐蛋鸡等10余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委员们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各企业在向“新”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政策诉求。在麻店富众西瓜育苗大棚,育苗流水线每小时可播种400-600盘,能节省基质搅拌、装盘、播种等环节人工10个,不仅大幅提高了播种效率与精准度,还降低了用工成本,确保了种苗稳定供应。在淄角镇蓝莓种植基地,运用“深层地热井+水源热泵系统+回灌”技术,成功实现基质蓝莓“南果北种”,建成温室大棚80个,引进南高丛蓝莓品种,年产量达45万斤,产品直供上海、广州等高端消费市场。在禽乐、华成等规模养鸡场,采用叠层笼养、精准饲喂等新技术,使畜禽疾病发生率降低50%以上,养殖效益提升20%以上……
调研结束后,惠民县政协系统梳理全县智慧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从培育壮大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强化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入手,就“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助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级跃升”形成调研报告并呈报县委,为县委决策提供参考。
纾企解困,推动“向新”而行
“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助力企业解决实际难题是工作的关键。惠民县政协深入贯彻县委“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招商战略,组织委员梳理上报农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提案建议、社情民意信息40余条。
惠民县政协通过广泛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构建“饲料生产-肉鸭养殖-肉鸭屠宰-食品精深加工-食品包装-冷链物流”一体化畜禽食品全产业链,形成上中下游紧密衔接、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体系。在惠民县皂户李镇和美食品产业园近万平方米的车间里,印记美誉年产6万吨烤肠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我们原本计划落户其他省市,在惠民县政协积极推介下,了解到和美集团的养殖及屠宰规模符合我们的需求,决定项目落地惠民。”印记美誉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企业2022年正式投产以来,我们与和美食品就形成了“门对门”供应链协同模式,实现物流成本趋零,大幅压缩沟通成本,显著降低库存风险,提升了产品品质和供应链效率。”
为精准助力全县企业突破数字化转型壁垒,惠民县政协组织开展“破技术瓶颈 促转型升级”专项服务活动,邀请省市数字经济领域专家,采用“线上直播解读+线下实地指导”相结合模式,先后6次深入企业一线,系统解读国家及省市“数智”转型政策导向与核心技术要点,针对不同企业“一对一”指导其制定个性化、可落地的转型实施方案,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7月23日,惠民县畜牧加工(肉鸭)“产业大脑”成功入选省级建设试点名单,为全省同类型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目前,惠民县农副产品(畜牧)加工产业集群已形成显著集聚效应——累计汇聚中小企业175家,培育禽类肉食、饲料等核心产品259种,构建起“种质资源选育→饲料生产→畜禽养殖→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废弃物处置”的全闭环产业链条。依托完整产业生态,该集群全行业年产值已突破122亿元,成为区域畜牧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