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日福克斯新闻的专访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再度抛出针对中国的争议性言论,其关于稀土政策的表态引发国际财经界高度关注。
这位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经济要员,在访谈中不仅重提关税威胁,更通过自相矛盾的表态,暴露出美国在经贸领域进退失据的战略困境。
贝森特在访谈中公然宣称,若中国调整稀土出口政策,华盛顿将立即重启对华关税制裁。
这种将正常贸易行为政治化的论调,与其2018年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时的强硬姿态如出一辙。
值得注意的是,他刻意回避了美国在稀土加工领域90%依赖中国进口的现实,转而指责中国"垄断市场"。
这种倒打一耙的表述,与三天前其宣称"美国两年内可建立自主稀土产业链"的豪言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美方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焦虑。
 ![]()
在施压中国的同时,贝森特又抛出"期待中国成为可靠伙伴"的论调,这种前后矛盾的表述被财经观察家指为"战略虚张声势"。
数据显示,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中,中方已暂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12个月,作为交换美方承诺暂停"50%穿透规则"。
然而协议墨迹未干,美方即通过财政部长释放威胁信号,这种"边谈边压"的战术,与其2019年单方面撕毁《中导条约》的行径如出一辙。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最新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7%,这种背景下对中国伙伴关系的质疑显得尤为讽刺。
访谈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贝森特承认美国部分制造业领域出现"实质性萎缩",并警告若美联储不加快降息步伐,衰退风险将向服务业等领域扩散。
这从侧面印证了美国智库彼得森研究所的测算: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将使美国GDP损失1.2个百分点。
 ![]()
现实数据揭示,美国通胀率虽从峰值6.5%回落至3.7%,但核心CPI仍顽固维持在4%以上,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
这种经济困境,使得"缓脱钩"成为华盛顿既不愿承认又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
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能力。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每架F-35战斗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而美国本土仅有的芒廷帕斯矿山,其稀土氧化物分离技术仍依赖中国专利授权。
这种技术代差,使得贝森特声称的"两年自主产业链"面临重大挑战。
更讽刺的是,美国近期拉拢澳大利亚、加拿大组建的"稀土联盟",其关键分离设备仍需从中国进口,这种"去中国化"努力实质上变成了"去中国技术化"的尴尬局面。
 ![]()
回顾历史,美国在半导体、5G等领域对华技术封锁已持续三年,但中国芯片出口额反而增长23%。
这种"封锁-突破-再封锁"的循环,暴露出单边主义的经济无效性。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产业链重构成本中,美国企业承担了68%的额外支出。
在稀土领域,中国近期与东盟国家建立的区域资源合作机制,已形成覆盖30亿人口的供应链网络,这种多边合作模式正在动摇美国主导的旧秩序。
 ![]()
贝森特此次访谈暴露的,不仅是美国对稀土资源的战略焦虑,更是其霸权思维与经济现实的结构性矛盾。
当华盛顿在"脱钩"与"依赖"间摇摆不定时,中国已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建立规范化的出口体系,与欧盟、日韩等经济体建立的资源合作机制正在深化。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试图通过威胁手段改变贸易格局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更高代价。
对于美方而言,与其挥舞关税大棒,不如回归WTO框架下的多边协商,这或许才是缓解当前经济困境的务实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