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血压这毛病,在咱们国家成年人里占比都超25%了,可不是小问题。
控制血压不光靠吃药,吃对东西真的能帮上大忙。
就说水煮蛋吧,不少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吃一个,过几个月,身体还真能看出三个不一样的改善。
![]()
水煮蛋里的“控压密码”:不只是蛋白质那么简单
以前总有人说“高血压不能吃蛋黄,胆固醇高”,这话早该更新了。
水煮蛋的蛋黄里藏着好东西——卵磷脂,这玩意儿能管管血液里的脂肪,不让它们堆在血管壁上。还有胆碱,能把血液里那种叫同型半胱氨酸的东西降下来,这东西多了对血管不好。
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有个研究,说每天吃一个鸡蛋的高血压患者,血管炎症指标比不吃的低18%,挺实在的数据。
![]()
除了卵磷脂和胆碱,水煮蛋还含有维生素D。
很多高血压患者其实缺维生素D,这东西不仅能帮着钙吸收,还能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功能。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低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难度比水平正常的人高30%,而一个水煮蛋就能提供每日所需10%左右的维生素D。
更关键的是,水煮蛋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氨基酸组成特别接近人体需要。高血压患者常因为担心水肿不敢多吃蛋白,但这种优质蛋白消化吸收好,不会给身体添负担,还能增强血管壁的修复能力,比吃那些加工肉蛋白健康多了。
![]()
从临床观察看:每天一个水煮蛋的3个具体改变
血压波动幅度明显变小。
高血压患者最怕啥?血压忽高忽低的,心里都没底。
吃段时间水煮蛋,不少人发现早晚血压差小了。
比如之前早上高压150,晚上130,坚持3个月,可能早晚都稳定在135到140之间。波动小了,心脑血管出问题的风险就低了,头晕脑胀的毛病也少犯了。
![]()
血管弹性指标有所提升。
高血压时间长了,血管弹性会变差,就像老化的橡皮筋拉不开也收不紧。
水煮蛋里的维生素D和卵磷脂能一起帮忙修复血管里的平滑肌细胞。做超声检查的时候能看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长得慢了,血管舒张时能撑开的幅度也比以前大,这不就是弹性在变好嘛。
![]()
血脂代谢更趋向平稳。
高血压患者往往血脂也不太行,尤其是坏胆固醇容易高。
水煮蛋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黄素能调调“坏胆固醇”和“好胆固醇”的比例。有数据说,每天吃一个,6个月下来好胆固醇平均能升0.2mmol/L,坏胆固醇倒没怎么涨,这种变化对心脏血管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保护。
![]()
吃对水煮蛋才有效:这些细节比“吃”更重要
吃水煮蛋也得讲究方法,不是随便吃就行。水煮蛋是最好的做法,煎蛋会多吃进去不少油,溏心蛋又怕有沙门氏菌污染,对免疫力稍弱的高血压患者不太友好。
煮的时候冷水下锅,水开后再煮8分钟正好,蛋黄熟透了,蛋白质也不会老得嚼不动,消化起来也轻松。
搭配也有讲究,不能光吃蛋。
![]()
最好配一份绿叶菜,比如菠菜、油麦菜,蔬菜里的膳食纤维能帮着把鸡蛋里的营养更好地吸收,还能增加饱腹感,避免吃太多主食。要是早上吃,配碗杂粮粥就更完美了,杂粮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跟鸡蛋能形成营养互补。
不过得说清楚,水煮蛋再好,也不能替药吃,更不能贪多。有的患者觉得有用就一天吃两三个,那反而给肠胃添负担,还可能让胆固醇摄入超标。
![]()
要是高血压还合并严重肾病,就得问问医生能吃多少,毕竟鸡蛋里的蛋白质要靠肾脏代谢,得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
还有些人喜欢吃茶叶蛋、卤蛋,觉得比水煮蛋有味,但那些蛋在制作时加了不少盐和酱油,高血压患者吃了反而会让血压升高,完全违背了吃蛋的初衷,这点一定要避开。
![]()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浩,李娟,张艳.鸡蛋摄入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健康指标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4,22(5):412-416. [2]陈曦,赵明,刘晓燕.膳食卵磷脂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影响的临床观察[J].营养学报,2023,45(3):268-272. [3]李莉,王健,陈晓.每日一个水煮蛋对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的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8):654-65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