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募中国研究组 | 栗栗通
编辑、统筹 | 莫蒂
制作 | 栗栗通
2025年,是主动权益“大展身手”的一年。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平均收益率达32.44%,显著跑赢上证综指(15.84%)、沪深300(17.94%)等主流宽基指数。
随着2025年前三季度行情收官,公募基金“考试”成绩单已然明朗,规模与业绩的洗牌正在加速,包括永赢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在内的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永赢基金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前三季度行业关注的“黑马”。
![]()
规模盘点:头部基金稳固,中小型机构逆袭
回顾2025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虽未根本性改变,但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凭借出色的业绩驱动,在管理规模上实现了显著增长,撼动了原有的头部格局。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排名中,头部公司如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依然稳坐前列。与2024年末规模相比,前十大基金公司并未改变,富国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在今年前三季度总体规模增长较多,在前十大排名中名次有所提高。
![]()
2024年至今,权益类基金中ETF市场规模增长较多,但被动指数型产品与基金经理个人选股能力和投资策略关联不大,主动型产品才是基金经理角逐的主战场。按照主动权益规模排名,截至2025年三季度,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多了许多不同的身影,中欧基金位列第二,景顺长城基金位列第七,兴证全球基金位列第九,这些公司主动权益规模均超千亿。
![]()
(数据来自Wind;单位:亿元)
加上三季度末主动权益规模达到1098.77亿元的工银瑞信,共11家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均超千亿元。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的基金公司,则达59家。
今年以来,市场行情活跃,不少主动权益产品实现了大幅增长,受到投资者热捧。Wind数据显示,按照前三季度主动权益规模增长量排名,本身体量较大的中欧、富国、广发、易方达等头部公司维持了百亿元级别的规模增量。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永赢基金、中航基金等一批中型公司以更高的增速,展现了更强的增长弹性,成为规模增长的黑马。
![]()
(数据来自Wind;单位:亿元)
其中,永赢基金的规模跃升最为典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永赢基金的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较2024年末大幅增长757.88亿元,是全市场规模增长最多的公司,增长幅度高达464%。这一强劲增长,使其主动权益类资产管理总排名大幅提升,从2024年末的第46名,成功跻身行业前15,位列第14名。
![]()
业绩盘点:主题投资主导市场,永赢摘得冠军基
各大基金公司主动权益规模增长动力的背后,是市场资金对业绩的直接投票。
2025年前三季度,AI、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主题板块轮番表现,成为决定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的“胜负手”。在这一背景下,深耕产业研究的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脱颖而出。
从全市场来看,主题型基金成为业绩榜单的领跑者。例如,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A和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A,凭借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前瞻布局,前三季度收益率分别达194.49%和140.86%。而在创新药领域,郑宁管理的中银港股通医药A收益率126.55%位列第五。
![]()
排名第一的永赢科技智选A是2024年10月新成立的基金,截至2025年10月底,收益率达到240.91%。凭借亮眼的业绩,该基金遭到市场热捧,基金规模从刚成立的0.1亿元,增长至三季度的115.21亿元,掌舵人任桀也快速迈入百亿基金经理行列。10月14日开始,永赢科技智选A的限购金额从1万增加至100万。
![]()
任桀是复旦大学理学学士、金融学硕士,拥有7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2018年加入永赢基金,历任TMT研究员、科技组组长。永赢科技智选A是其成为基金经理以来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产品,也因此一炮成名。
从永赢科技智选A的持仓看,任桀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将略显“生疏”。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和2025年中报显示,三个时期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均完全不一样,频繁调仓下基金的业绩并没有大幅增长,2024年10月-2025年5月基金收益率21.85%,但仍然大幅跑赢大盘。
![]()
2025年6月,任桀的调仓终于大放异彩,其重仓押注的光模块“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自6月起开始暴涨,在随后的三季度中,任桀不断大笔加仓,为基金快速赚取了巨额回报,2025年6月-9月,基金收益率高达174.07%。
![]()
在最新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任桀表示,仍然看好中国优质科技资产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站在当前时点,对A股市场的未来保持乐观,现在可能是新一轮长期行情的起点,而非终点。但是任何风险资产都不是只涨不跌的,永赢智选系列所布局的行业有高成长性的特性,要当心估值扩张周期后的均值回归。
2025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市场的竞赛已落下帷幕,永赢基金的例子证明了“业绩驱动规模”是基金公司长期稳步增长的基石。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短期亮眼业绩的同时,更应审视其业绩的可持续性与背后的系统化支撑,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往期精彩“研值”推荐
财经领域专业媒体团队
专注研究证券市场,为投资者服务。
免责声明:上述文章均是根据相关资料撰写,力求内容客观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完整,不构成投资建议。研值有道不对因使用上述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点“在看”,一起飞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