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朗普被打脸,坠机并非燃油问题!三大疑点涌现,一条指向解放军

0
分享至

哈喽,大家好!小洲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美国尼米兹航母在南海“秀肌肉”时,两架军机接连坠毁,特朗普声称为燃油问题,但调查结果却狠狠“打脸”。



从“燃油背锅”到特朗普被打脸

10月26日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上,一架“海鹰”直升机在起飞后不久便坠入海中,30分钟后另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步其后尘栽进南海。

幸运的是两机乘员均被及时救起,但这场罕见的连环坠机事故已引发全球关注。

事发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率先定性,“事故原因很可能与燃油有关”,这番言论一度主导舆论方向。



然而11月1日《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军事观察网的最新调查报道,彻底推翻了这一说法。

美军对“尼米兹”号燃油保障分队进行了全面问询,所有受访军人均证实,坠毁军机使用的燃油与其他舰载机完全相同,且均来自同一储油罐。

更关键的是同一批次燃油此前已多次加注,其他军机飞行时从未出现任何异常。



为了验证燃油质量,美军还专门提取储油罐样本送往实验室检测,经过细致分析并未发现任何质量低劣的迹象。

“燃油背锅”的说法被彻底推翻,不仅让特朗普陷入舆论被动,更暴露了其言论背后的政治考量。

特朗普将原因归结为燃油问题,本质上是想把责任打包给后勤环节,避免民众质疑美军的作战能力和南海军事行动的合理性,从而转移对“过度部署”的批评。



但美军的调查数据不会说谎,这场舆论反转让坠机真相的探寻回到了原点,也让美军不得不直面更棘手的问题。

两架不同型号的军机在半小时内接连坠毁,这在美军航母历史上都极为罕见,这种时间上的高度重合,几乎排除了单纯技术故障的可能性。





30分钟连环坠机,不同机型为何“同病相怜”?

“海鹰”直升机与“超级大黄蜂”两者的动力系统、航电设备、操作逻辑完全不同,理论上不存在“共享故障点”。

并且“尼米兹”号航母此次部署前刚完成中期维护,涉事直升机服役仅8年,战斗机更是只有5年机龄,状态应该是很好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发生时气象条件良好,海面风力仅3级,能见度超过10公里,不存在恶劣天气干扰的可能。



航母作为舰载机的“移动基地”,其起飞辅助系统、导航引导设备若出现异常,可能同时影响不同机型。

但美军随后的排查显示,“尼米兹”号的蒸汽弹射器、菲涅尔透镜助降系统等关键设备均运行正常,其他舰载机后续起降也未受影响。

这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两架军机在起飞后或许遭遇了相同的外部干扰因素。



此次坠机事故中的“尼米兹”号航母,正处于特殊的部署阶段,这是它退役前的最后一次海外任务。

按照美军计划这艘服役超过40年的核动力航母将在2026年正式退役,因此此次部署被美军内部称为“荣耀收官之旅”,却不料变成了“事故之旅”。

公开信息显示“尼米兹”号此次部署周期已长达6个月,先后在中东、西太平洋海域执行任务,长期高强度运转让舰上设备和人员都不堪重负。



美军为了在亚太展示武力,让“尼米兹”号在巴以冲突降温后迅速转战南海,但这种“赶场式部署”严重压缩了装备检修和人员休整时间。

其中舰员的疲劳状态早已显现,“尼米兹”号舰载机飞行员的日均飞行时长达到8小时,远超平时4小时的标准。

而地勤人员的维护压力更大,原本需要8小时的战机检修,有时被压缩到4小时内完成。



但即便如此连环坠机仍超出了疲劳作战的合理范畴,事故发生前一周,“尼米兹”号已出现多起“小故障”,3架舰载机因航电系统异常取消飞行,1架直升机的导航设备突然失灵。

小洲私以为,这些看似孤立的异常,在连环坠机事故发生后,被重新纳入调查视野,指向了更复杂的幕后原因。

坠机事件曝光后美国《军事时报》《防务新闻》等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炒作“解放军电子干扰导致坠机”的说法。





美媒炒作“电子干扰”,解放军成焦点?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南海的特殊军事环境和解放军的电子战能力。

美媒的逻辑很直接,两架军机在短时间内相继失控,最可能的解释是导航或航电系统遭到外部干扰。

而解放军在南海部署了大量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具备对特定空域实施精准干扰的能力。



更让美媒“在意”的是,事故发生当天,解放军恰好在附近海域开展常规演训,虽然并未进入“尼米兹”号的警戒圈,但“技术上存在干扰可能”。

从技术角度看这种猜测并非没有依据,MH-60R直升机依赖GPS导航和舰载雷达引导,F/A-18F战斗机虽有备用导航系统,但在强电子干扰下仍可能出现信号紊乱。



南海作为解放军的“家门口”,早已构建起完善的区域监控体系,电子战能力是捍卫主权的重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解放军会主动攻击美军军机。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官方随后出面“辟谣”,称已排除敌对行动干扰的可能,但这种说法反而引发了更多质疑。



如果不是电子干扰,那美军为何不敢公开事故发生时的电磁环境数据?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军已紧急出动“无暇”号海洋监测船前往事故海域,这艘船的主要任务正是监测水下和电磁信号,其行动本身就暗示美军对“外部干扰”并未真正释怀。

连环坠机事故看似是偶然事件,实则是美军在南海“穷兵黩武”的必然结果。





美军的“南海焦虑”

近年来美军不断加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2025年以来已累计派出12艘次航母、300余架次军机在南海开展活动,所谓的“自由航行”变成了“频繁挑衅”。

但这种高强度部署并未带来预期的威慑效果,反而暴露了美军的深层困境。

更关键的是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能力不断提升,让美军的“优势感”逐渐消失。



从西沙群岛的雷达站到南沙群岛的防御设施,从东风系列导弹到航母战斗群,解放军已在南海构建起多层次防御体系。

中国外交部在事故发生后明确表示,美方频繁派遣军舰军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源,中方愿从人道主义角度提供帮助。

这番表态既展现了大国担当,也戳穿了美军的“受害者假象”。



截至目前,美军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坠机的真正原因尚未公布。

但从“燃油背锅”被推翻,到三大疑点浮现,这场事故已经撕开了美军的“遮羞布”。

特朗普的政治操弄难以掩盖事实真相,美军的过度部署正在透支装备和人员,而所谓的“军事威慑”在南海早已力不从心。



美媒炒作“解放军干扰”的说法,虽然缺乏直接证据,却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霸权逻辑,只要在南海出事,就必然归咎于中国。

但事实是解放军始终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而美军才是这里的“麻烦制造者”。

从F-35战机坠海到核潜艇撞山,再到如今的连环坠机,美军在南海的“事故清单”不断拉长,与其说是被干扰,不如说是“自食其果”。



南海不是炫耀武力的舞台,更不是霸权横行的乐园,如果美军不改变穷兵黩武的做法,下一次坠入海中的,可能就不只是军机,还有其摇摇欲坠的亚太霸权。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小米通话将于12月3日停止服务

极目新闻
2025-11-05 21:05:11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伟大1-0!亚洲球队逆袭:欧冠历史首胜 仅建队11年 现场万人狂欢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41:47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父亲偷看女儿洗澡”后续:爸爸揭露真相,女孩追悔莫及

观世记
2025-11-05 20:19:25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知名男演员,传来喜讯!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03:11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不顾美欧反对,中方邀请俄总理访华,普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中国

第一军情
2025-11-05 15:40:03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纽约迎来新市长:90后、印度裔、穆斯林、民主社会主义者、特朗普的“噩梦”

上观新闻
2025-11-05 17:59:14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美俄都没有这能力

讲者普拉斯
2025-11-05 20:51:42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网红户晨风被封禁,央视披露详情: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收割流量牟利,突破监管红线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40:03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管不住下半身!网传长沙某三甲医院医生不雅视频曝光,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5 17:31:47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乌克兰公布“罕见”作战画面!外媒:乌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6:09:59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国乒教练调整内幕揭晓,王励勤弃用两位功臣?改革力度超出预期

海阔山遥YAO
2025-11-05 11:54:46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网友好奇,国外全球反诈论坛我们为什么不参加?评论区一言难尽

眼光很亮
2025-11-05 10:40:13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2025-11-06 07:59:00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419文章数 449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