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10月31日,意大利反垄断监管机构AGCM对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的欧洲子公司及其意大利进口商展开调查。此次调查源于大疆被指施压零售商并操控产品价格。
AGCM收到投诉称,大疆与当地进口商Nital对零售商售价进行监控。若零售商售价偏离Nital网站价格,便会收到警告,甚至面临中断供应的威胁。这种行为被指强制固定整个分销网络的转售价格,阻碍价格竞争。同时,大疆还试图限制经销商从海外采购,阻止经销商依据国外供货商的低价提供折扣。
“维持转售价格”的做法违反了欧盟规则,若指控成立,大疆可能面临罚款。面对指控,大疆迅速回应,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遵守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标准,并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大疆创新发展历程
2006年,大疆创新在深圳成立,最初专注于为无人机模型爱好者提供部件。次年,大疆发布直升机飞控XP2.0,实现了超视距飞行,这一突破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2008年,直升机飞控XP3.1第三代产品研发成功;2009年,大疆在珠峰高原测试成功,彰显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从2010年起,大疆面向消费者的产品陆续登场。先是发布了第一款基于飞控技术的Ace One及全自动导航地面站系统DJI XP3.1地面站。此后,高端专业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多旋翼飞行平台等不断推出。2012年,大疆发布全球首款航拍一体机“精灵”Phantom等多款重磅产品,并成立美国与德国分公司,开启全球布局之路。
2013年,大疆发布全球首款会飞的照相机“精灵”Phantom 2 Vision。2014年,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精灵”Phantom 2 Vision +、“悟”Inspire 1等产品问世,还推出SDK软件开发套件,开放核心技术,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参与。2015年,“精灵”Phantom 3系列新品、一体化手持云台相机“灵眸”Osmo等产品推出。此时,大疆已占据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七成市场份额。
2016 - 2020年,大疆在消费级航拍无人机领域不断升级,如“精灵”Phantom 4等;在行业应用领域成果丰硕,推出专业级行业应用飞行平台、植保无人机等。同时,成立自动驾驶团队、专业培训机构,还不断推出手持稳定器、掌上无人机等新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2021年至今,大疆持续创新与拓展。发布DJI Air 2S、DJI Mavic 3等多款产品,大疆车载亮相上海国际车展并实现合作量产。2023年,大疆自动驾驶业务独立成卓驭科技,还推出众多新品,如8K空中电影机Inspire 3等。2024年,与比亚迪合作发布全球首款车载无人机系统,创造民用无人机最高海拔运输记录,T100农业无人飞机也投入实际作业。
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联创电子作为大疆无人机镜头的核心供应商,占据市场大半份额。其提供的高质量镜头,保障了大疆无人机的拍摄效果,使无人机能捕捉清晰、细腻的画面,满足用户对航拍画质的高要求。
视涯科技为飞行眼镜提供高质量的显示解决方案,让飞行体验更加身临其境。通过先进的显示技术,为大疆的飞行眼镜带来清晰、流畅的画面,使用户在飞行过程中获得更真实的视觉感受。
博通集成提供的无线通信芯片,是大疆无人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稳定的无线通信确保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博通集成的芯片技术保证了无人机与遥控器、地面站等设备之间的可靠通信,为安全飞行提供保障。
银禧科技以其高性能工程塑料,助力大疆实现结构件的轻量化和高强度需求。在无人机设计中,轻量化和高强度至关重要,既能提高飞行性能,又能增强耐用性。银禧科技的材料技术为大疆无人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关键支持。
海能达在代工服务方面技艺精湛,为大疆的生产注入动力。作为有丰富代工经验的企业,海能达能按照大疆要求,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无人机生产任务,确保产品及时供应。
宇瞳光学以其光学镜头,让大疆无人机在图像捕捉上更加精准。其光学镜头具有高分辨率、低畸变等优点,能为大疆无人机提供准确、清晰的图像信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拍摄需求。
海外市场:困境中寻求突破
大疆创新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2016年起,美国以“网络数据安全”为由,议员提案限制大疆。2017年,美国国防部将其列入制裁清单,同年3月得州“专利流氓”公司发起专利诉讼,2019年8月这些专利被判定全部无效。
2018年,美国陆军部要求下属部队停用大疆无人机产品;8月,美国Autel Robotics公司指控大疆侵犯专利权,申请337调查,至2020年5月,被控侵权的三项专利全部宣告无效。2019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加征大疆关税;7月,美国内政部经严格评估,肯定大疆无人机符合技术与风险要求,同意内部使用。
202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将大疆列入“实体清单”;2021年12月,又将其列入贸易黑名单,还把大疆等8家中国企业列入投资黑名单。2023年4月,得州联邦陪审团判定大疆侵害Textron公司两项专利,需赔偿2.79亿美元。
2024年6月,美国众议院推出“反制中国无人机法案”,一个月后参议院通过的相关法案取消了禁令。2022年,美国国防部将大疆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2024年1月更新清单时继续保留。同年10月18日,大疆正式起诉美国国防部,挑战其决定。
2025年,贸易摩擦和法律纠纷持续升级。6月6日和17日,美国IngenioSpec, LLC先后提出申请,主张大疆特定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违反337条款,7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337调查。9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判决认为国防部大部分核心指控证据不足,但仅基于大疆资质认定判定其符合CMC清单列入条件。10月14日,大疆在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就判决结果提起上诉。
除了美国,欧盟也对大疆采取了限制措施,拟对华无人机加征关税。在专利方面,大疆也遭遇了纠纷。2025年,荷兰软件安全厂商Irdeto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曼海姆分庭提起诉讼,指控大疆旗下多款无人机产品落入其欧洲专利EP2831787保护范围。
大疆迅速回应,向UPC提起无效反诉,请求撤销该专利。同时,Irdeto在中国就“密码芯片和相关方法”专利对大疆施压,大疆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无效宣告请求。
此外,大疆还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Irdeto及其子公司,指控其侵犯大疆的多项专利,这场覆盖中、欧、美三大市场的知识产权博弈,凸显出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复杂专利环境挑战。
结语
大疆创新从深圳起步,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然而,在海外市场,它面临着贸易摩擦、法律纠纷和专利争议等多重挑战。尽管如此,大疆始终积极应对,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