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令俐■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银雁
11月7日,广西将举办“2025金融同业广西行——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创新”。本次“2025金融同业广西行”将聚焦“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创新”,从“资源对接平台”升级为“发展智慧库”,为广西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维。
据广西北部湾银行相关人士介绍,自2024年首次举办以来,“金融同业广西行”已成为广西链接全国金融资源、激活发展动能的核心平台,为这片面向东盟的开放热土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资金“引力场”成型
夯实广西发展根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资金集聚度直接决定区域发展加速度。“金融同业广西行”的持续推进,让广西从“金融资源输入地”转型为“资本价值新高地”,资金集聚效应显著。
据悉,2024年首次举办交流会后,全国近80家金融同业通过实地考察、深度对接,重新认识了广西的发展潜力与投资价值,市场信心显著增强。这种信心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广西本土金融机构同业授信阶梯式增长,仅广西北部湾银行授信就从2023年末的3500余亿元升至2025年9月末的4170余亿元,资金供给能力大幅提升。2025年,广西金融债券发行亮眼,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金融债、区块链平台科创债等创新产品纷纷落地,既拓宽了广西的融资渠道,更彰显了全国资本对广西创新领域的认可。
资金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债券募集资金重点投向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覆盖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本土金融机构构建信用债“投资—流转—再投资”循环体系,累计服务55家实体企业,信用债投资超550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广西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显著高于全国,“金融同业广西行”搭建的合作桥梁,让金融成为经济稳增长“压舱石”。
开放“朋友圈”扩容
激活东盟门户优势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桥头堡”,开放型经济需金融强力支撑。“金融同业广西行”精准契合区位定位,推动区域金融开放从“单点突破”走向“体系化升级”。
依托活动平台,广西与东盟金融合作网络持续加密。截至9月末,北部湾银行已与全球30个国家221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地形成“东盟同业合作网络+多币种清算渠道”体系。
基础设施突破让开放更畅通。在同业推动下,广西首家地方法人机构获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参资格,实现跨境清算“高效、安全、便捷”三提升。中国—东盟跨境贸易金融互联互通平台(“贸金通”)已审核跨境支付业务超100笔、金额超7000万元,助力广西在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中抢占先机。业内专家评价:“‘金融同业广西行’让广西从开放‘窗口’变为资源交汇‘枢纽’。”
产业“赋能链”贯通
驱动经济提质升级
“金融同业广西行”还积极推动全国金融同业与广西产业深度绑定,构建“金融+产业”协同生态。
在制造业领域,金融机构通过票证创新、应收账款融资等盘活企业流动性,保障产业链稳定。针对临港产业、海洋经济,金融机构推出“运输船舶贷”“桂惠贷—通道贷”等特色产品,累计支持中马钦州产业园等47个重点园区,授信超986亿元。在小微企业领域,9月末广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3%,增速高于各项贷款,“金融保护伞”护航更多经营主体成长。
在科创方面,金融机构依托“金融同业广西行”合作基础,建立科创债同业合作网络,打造“发行—投资—服务”全链条机制,为集成电路等前沿产业拓展融资渠道,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绿色发展领域,金融同业协同打造“金融+产业”样板,依托林业资源创新林业碳汇质押贷,绿色贷款余额超330亿元,推出“绿色信贷+债券+碳工具”方案,联合支持林业三产融合,助力万亿林业产业,实现绿色金融规模化精准覆盖。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