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山西汾酒实现净利润28.99亿元,首次超过五粮液的20.19亿元,跃居行业第二,仅次于贵州茅台的192.24亿元。
![]()
这一变化发生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巨头的每一次排位变更都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从“茅五”到“茅五汾”,白酒行业正经历怎样的结构性变化?
01 三季报业绩对比,汾酒逆袭
十月底,A股白酒上市公司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行业格局出现显著变化。五粮液第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66%至81.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5.62%至20.19亿元。
对比之下,山西汾酒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89.6亿元,同比增长4.05%,净利润28.99亿元。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汾酒均领先于五粮液,成功实现逆袭。
从前三季度的累计数据来看,五粮液仍保持行业第二的位置,但领先优势已大幅缩小。前三季度,五粮液营收609.45亿元,同比下降10.26%;净利润215.11亿元,同比下降13.72%。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营收329.24亿元,同比增长5%,在行业20家公司中排名第3;净利润114.5亿元,行业排名同样为第3。汾酒保持了增长态势,而五粮液出现了双位数下滑。
在头部酒企中,贵州茅台第三季度营收以390.64亿元位列第一,泸州老窖以66.74亿元营收位列第四,但其在净利润方面以30.99亿元超越了汾酒和五粮液,位列第二。
02 汾酒的加速度奔跑
汾酒能够实现对手的反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其长期“加速度奔跑”的结果。从近年发展轨迹看,汾酒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2014年,汾酒年营收仅为43.77亿元;五年后迈上百亿台阶;2024年已达360.11亿元。
![]()
汾酒成功的背后是其高效的全国化战略。2024年,汾酒省外市场营收223.74亿元,同比增长13.81%,省外市场占比已达62.3%。这意味着汾酒已成功从区域性品牌成长为全国性品牌。
汾酒产品结构均衡,三大系列针对不同市场:青花系列瞄准次高端市场,老白汾系列定位腰部市场,玻汾系列则主打大众消费。这种产品策略使汾酒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更具韧性。
特别是玻汾系列,成为汾酒开拓市场的“利器”。2024年,玻汾全系列总营收突破90亿元,2025年有望成为光瓶酒市场第一个百亿系列产品。
汾酒还在年轻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每年至少有1亿瓶的玻汾被90后消费者喝掉。汾酒与抖音合作的“大家都爱汾酒挑战赛”播放量超过14.1亿次。
03 五粮液为何掉队?
面对行业调整,五粮液的表现为何如此疲软?分析其三季度业绩“腰斩”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行业系统性风险与自身策略失误的双重打击。
![]()
五粮液在公告中指出,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及有效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综合影响”。白酒作为“场景”依赖型行业,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渠道管理问题是五粮液的痛点。五粮液上半年向平台公司压货超50亿元,导致经销商以低价抛货,击穿了普五889元的出厂价。这种压货模式最终反噬了品牌的价格体系。
与泸州老窖相比,五粮液的产品策略也存在明显短板。五粮液过度依赖普五,普五占营收60%。而泸州老窖产品层次比较均衡,形成了“国窖1573(高端)+ 特曲(中端)+ 头曲(低端)”的梯队。
五粮液在低度酒和创新产品布局上也滞后。其低度产品占比仅15%,创新产品“仙林青梅酒”年销不足2亿。而泸州老窖低度国窖占比达28%,创新产品“百调”预调酒年销破10亿。
现金流状况也反映出五粮液面临的困境。其三季度经营净现金流时隔3年再度转负,录得-8.76亿元。经销商打款意愿低迷,三季度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下滑58.2%。
04 行业深度调整下的分化趋势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不同酒企的抗风险能力出现显著分化。从已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贵州茅台第三季度营收仍保持0.56%的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稳居行业首位。这表明行业龙头在面对调整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酒企第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洋河股份第三季度净亏损3.69亿元,古井贡酒净利润下降74.56%,今世缘净利润下降48.69%。
品牌力越强、产品结构越均衡的酒企抗跌性越强。茅台凭借国酒品牌与价差优势缓冲冲击,汾酒凭借玻汾大单品业绩仍然稳健,泸州老窖因产品均衡业绩下滑相对较少。
消费趋势的变化也影响了行业格局。行业数据显示,三季度白酒终端消费场景同比减少23%,行业内60%的企业出现价格倒挂。800-1500元区间倒挂最严重,普五、国窖均在其中。
同时,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接受度下降。数据显示,18-30岁人群白酒消费占比仅8%,较5年前下降15个百分点。消费断层已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05 未来格局展望
汾酒能否坐稳行业第二的交椅?未来白酒行业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从目前趋势看,行业调整期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汾酒已有明确战略规划。汾酒提出“十四五”末要跻身全国白酒第一阵营,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这不仅是销售收入进入前三,更是各项重要经济管理指标都要进入前三位。
香型竞争也将影响未来格局。目前,汾酒与茅台、五粮液分别代表清香、酱香、浓香三种香型,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清香型白酒具有“清、正、净、爽”的特点,更适合国际化与年轻化趋势。
汾酒也面临挑战。其千元价格带产品青花30复兴版规模仅40亿,不及五粮液普五的零头。同时,全国化扩张导致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增速74.9%,远超营收17.25%的增速。
对于五粮液而言,2026年可能是关键一年。业内分析认为,五粮液需及时调整方案,修复渠道信任,稳住普五价盘。只要应对得当,五粮液仍有机会收复失地。
白酒行业正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未来竞争将更加综合化,包括品牌力、产品结构、渠道管理、年轻化等多个维度的较量。
白酒行业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山西汾酒凭借全国化布局、清晰的产品战略和成功的年轻化营销,首次在单季度净利润上超越五粮液。这不仅是排名的变化,更反映了行业发展逻辑的转变。
资本市场已开始用脚投票。香港结算公司连续增持汾酒,2025年一季度持股比例达3.85%,被视为“国际资本押注清香品类”的风向标。
面对未来的竞争,白酒企业需要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积极应对消费群体变化和渠道变革。行业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与时俱进、精准把握消费趋势的企业。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开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