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北交所上市委将审议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龙海洋”)的IPO申请。这家计划募资3.82亿元、全部投向“高性能大口径隔水导管生产项目”的企业,正遭遇监管与市场的双重审视。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祺龙海洋营业收入分别为2.40亿元、2.01亿元、2.44亿元和2亿元,归母净利润对应为4,819.56万元、4,739.19万元、5,067.02万元和4,907.48万元。需关注的是,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6.24%,归母净利润同步出现1.67%的负增长。
更需警惕的是,祺龙海洋居高不下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同期,公司对中海油的销售收入分别达1.91亿元、1.88亿元、2.28亿元和1.51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高达79.39%、93.44%、93.48%和75.39%。
企业治理层面,祺龙海洋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同样刺眼。该项费用作为管理费用的主要构成,三年半累计达1,205.63万元,这一支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祺龙海洋控股股东胜利龙玺(山东)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龙玺油服”)的财务状况同样堪忧。截至2025年6月30日,龙玺油服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8.21%,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666.77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截至2024年底,龙玺油服债务规模已达22,156.50万元,其中银行借款11,470万元、员工借款7,696.50万元、对子公司借款2,990万元。
祺龙海洋在资金管理的合规性上亦遭到质疑。公开信息显示,公司2021年存在转贷行为,涉及金额1,000万元;2022年又与控股股东发生三笔资金拆借,累计金额1,200万元。
针对上述问题,北交所已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就转贷资金流转中各环节对手方的关联关系、资金具体流向、相关事项是否已履行完毕,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范等关键问题,作出进一步说明。
93%收入绑定中海油,三年半招待费超千万引关注
作为主营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企业,祺龙海洋的业务结构呈现出“高依赖”特征。
![]()
上图来源:祺龙海洋招股书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祺龙海洋营业收入分别为2.40亿元、2.01亿元、2.44亿元、2亿元,归母净利润对应为4,819.56万元、4,739.19万元、5,067.02万元、4,907.48万元。其中,2023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6.24%、1.67%。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对中海油的销售收入分别达1.91亿元、1.88亿元、2.28亿元、1.51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高达79.39%、93.44%、93.48%、75.39%。这意味着,公司超九成收入长期维系于单一客户。
更需关注的是,公司核心产品隔水导管的销售收入占比同样居高不下。同期,该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06亿元、1.81亿元、2.43亿元和1.74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达85.79%、89.77%、99.63%和87.15%。
尽管公司在中海油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待执行合同金额达6.42亿元,履行期至2026年11月,但公司在招股材料中坦言:“客观存在客户集中度高和对大客户依赖的风险。”一旦中海油采购策略或行业竞争格局生变,公司将面临业绩剧烈波动的风险。
祺龙海洋亦承认,公司营业收入与经营业绩均对中海油存在较高依赖,中海油的招采政策、隔水导管供应链竞争格局等因素的变化,均可能对双方合作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客观存在客户集中度高及对大客户依赖的风险。
与此同时,祺龙海洋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同样引发市场侧目。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务招待费分别为332.20万元、341.76万元、307.16万元和224.51万元,三年半累计达1,205.63万元,为管理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
控股股东母公司负债率超88%,超2亿有息负债高悬
祺龙海洋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已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招股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龙玺油服直接持有公司1.1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8.66%。值得注意的是,祺龙海洋在招股书中明确披露“公司无实际控制人”,这一治理结构在控股股东高负债的背景下,更显敏感微妙。
2025年6月30日,龙玺油服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8.21%,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口径净利润为-1,666.77万元,陷入“高负债、当期亏损”的双重困境。
针对这一局面,祺龙海洋在风险提示中坦言,尽管龙玺油服的高负债与经营困境“迄今未传导至公司”,但也明确警示:“倘若龙玺油服未来出现经营情况不佳导致资金链断裂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形,且该种情形涉及到其所持公司股份的处置,有可能会导致公司实质控制权发生变动。”
深入分析债务结构可见,截至2024年末,龙玺油服的有息负债总额已达2.22亿元,其中银行借款余额11,470万元,员工借款余额7,696.50万元、向子公司借款余额2,990万元。尤为特殊的是“员工借款”一项引发市场关注。
财务内控存隐忧,转贷关联拆借引监管问询
祺龙海洋财务内控的合规性问题,正逐步浮出水面。招股材料显示,公司2021年曾发生转贷行为,涉及金额1,000万元;2022年又与控股股东龙玺油服发生三笔银行资金拆借,累计金额1,200万元。尽管相关资金已于2023年4月底前悉数归还,但此类操作仍暴露出公司财务内控的薄弱环节。
针对上述财务操作,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转贷资金流转各环节对手方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资金具体流向、相关事项是否已履行完毕,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范等问题。
祺龙海洋在回复问询函中解释,转贷交易对手方为东营市巨业劳务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双方“无采购或销售业务”,仅作为贷款的受托支付方,将收到的贷款资金在短期内转回公司,公司收到转贷资金后用于支付货款等正常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8月,龙玺油服以500万元商业承兑汇票置换公司3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及200万元银行存款,上述换入的500万元票据已于2021年9月到期承兑,收到银行存款500万元。
2022年7月,公司收到龙玺油服以银行承兑汇票偿还的资金拆借款300万元,公司背书转让给供应商用于支付钢板采购款,上述票据已于2022年9月由承兑行到期承兑。
公司称,截至2024年6月末,所有与关联方拆借相关的票据均已到期承兑,且已对上述事项进行规范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