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北地区气温持续走低,沈阳冬季供暖已全面启动。然而,部分老小区的供暖问题再次成为市民热议焦点,其中大东区多个老旧小区"一到供暖期就出故障"的现象尤为突出,而部分老小区因安装进水回水表带来的温度提升,更引发了关于供暖计量改革与利益分配的讨论。
11月3日,群众反应某老旧小区,发现不少居民家中温度,未达到沈阳市规定的冬季供暖标准温度(不低于18℃)。"每年一到供暖期就犯愁,不是锅炉坏了停暖维修,就是管道漏水需要抢修,少则停一两天,多则四五天。"居住在大东区某社区的王女士无奈地说,她家所在的小区已有几十年房龄,近三年来每年供暖初期都会出现类似问题。
居民反映的情况,联系了负责该区域供暖的热力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正在维修,但这一说法并未完全打消居民疑虑,有居民质疑:"为什么偏偏一到供暖期就出问题?是真的老化严重,还是为了控制供热量故意拖延维修?"
据了解,大东区作为沈阳老城区之一,老旧小区数量较多,部分供暖管网已使用超过20年,设施老化问题客观存在。但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热力公司在供暖成本压力下,可能存在"以修代停"来减少供热量的情况,以此降低运营成本。
与大东区部分老小区的供暖困境形成对比的是,一些老旧小区因安装了进水回水表,供暖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在铁西区霁虹街道的云峰北社区看到,该小区每栋楼的单元门口都安装了进水回水表装置,居民家中温度普遍在20℃-22℃。
供暖事关民生福祉,老旧小区的供暖难题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改造升级,更需要打破利益壁垒,建立科学合理的供暖机制。如何让老小区居民在寒冬里住得温暖、舒心,仍是沈阳城市治理需要持续破解的课题。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