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9日,荷兰突然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强制接管了安世半导体。
紧接着,新任命的临时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蒂尔格就发了封信函,宣布要对中国安世断供晶圆,理由是“中国区公司不履行合约”。
![]()
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看傻了眼,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冲着中国来的硬刚行为。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小角色,在全球车用功率半导体领域占着不小的份额,它的供应链一动,全球汽车业都得跟着紧张。
本来大家还担心,这断供会不会真引发全球汽车业断链,结果没等中方出手反击,德国媒体先看不下去了。
德国《经济周刊》直接点名批评,说荷兰这波操作是“罕见的蠢棋”,不仅对自己没半点好处,还把好好的国际供应链给搅乱了。
![]()
本来以为荷兰只是一时脑热,没想到他们刚对华硬刚完,第二天就遇到了更尴尬的事。
10月30日,中美在釜山举行了会谈,这一下就让荷兰彻底骑虎难下了。
毕竟谁都清楚,荷兰敢这么大胆强抢中企旗下子公司,背后少不了美国的怂恿。
现在中美都坐下来谈了,荷兰夹在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场面别提多狼狈了。
![]()
更有意思的是,面对荷兰的断供,中方压根没慌。
11月2日,安世中国直接官宣,说公司已经建成了充足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货物完全够供应。
这一招真可谓釜底抽薪,直接让荷兰那边的强制接管变得毫无意义。
要知道,中国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方,就算荷兰断供,安世中国随便找家国内企业合作,都能把问题解决。
![]()
荷兰忙活了半天,最后把自己搞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说一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点都不过分。
荷兰没消停,德国又来凑热闹
荷兰这边的闹剧还没落幕,德国那边又跟着凑起了热闹。
中美釜山会谈结束后没多久,德国总理默茨就站出来高调表态,说“不能让中美来决定技术的未来”。
![]()
紧接着就放出消息,要拿出20多亿欧元,把德国境内所有中企制造的5G设备全换掉。
搞不清德国这波操作的逻辑在哪,毕竟他们更换5G设备的理由,和荷兰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如出一辙,都是受美国怂恿。
现在中美都谈妥了,外部压力已经没有了,德国却还要坚持替换中企设备,这不是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吗。
很显然,德国已经悄悄“变脸”了,以前还把中国当成重要的合作伙伴,现在却直接视为对手。
![]()
这也让外界忍不住担心,荷兰这波操作,会不会真的成为中欧贸易战的开端。
其实欧洲国家对华态度的转变,背后藏着深层原因。
最直观的就是欧洲制造业的崩塌速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俄乌冲突就是个典型的例子,2022年,乌克兰总统在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的指使下,撕毁了刚拟定的俄乌和平协议。
![]()
从那时候起,西方就决定深度介入俄乌冲突,让乌克兰和俄罗斯对抗。
可到了2023年,北约的炮弹产能就跟不上乌军的消耗了,很多欧洲国家的军事库存都见了底。
更关键的是,当时俄罗斯还没转入战时经济状态,军工产能就已经超过了整个欧洲。
后来俄军工业开足马力,还得到了朝鲜的帮助,欧洲的炮弹产能就更跟不上了,这也是乌军在正面战场陷入巨大劣势的主要原因。
![]()
连军工产能都提不起来,欧洲制造业的问题有多严重,大家可想而知。
制造业疲软加认知偏差,欧洲对华转向藏隐忧
制造业的持续疲软,让欧洲企业的竞争力被中企越拉越大。
这种差距是欧洲国家无法接受的,在公平竞争中赢不了,他们就想靠其他手段来扭转局面。
![]()
这大概就是荷兰、德国等国接连对中企出手的核心原因,只是这种做法,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欧洲不少国家还带着根深蒂固的殖民思维。
殖民体系瓦解几十年了,他们却还觉得只有自己有打压、收割别人的资格,根本容不得其他国家进行反制。
再加上西方舆论长期对中国进行负面形象塑造,很多西方政客和民众对华的认识存在严重偏见,甚至还抱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觉得中国不该有胆量进行强力反制。
![]()
可中国的反制,从来都不是象征性的,而是实实在在打到了欧洲的“七寸”。
不管是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还是在安世问题上的从容应对,都让欧洲感受到了切实的压力。
他们觉得如果现在不强力回击,以后就会被中国彻底压制,这种心态让他们在对华政策上越来越激进。
如此看来,中欧关系短期内很难回暖,毕竟欧洲对华认知的重塑,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
不过话说回来,荷兰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做法,中方确实需要进行严厉惩罚。
从荷兰的行为来看,他们不惜做出可能影响全球汽车业的举动,就是想把伤害扩大,以此向中方施压,好让自己的损失最小化。
这种投机主义做法,如果不加以严惩,以后类似的情况可能还会不断出现。
毫无疑问,全球产业链早已深度绑定,中欧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
欧洲国家如果一直抱着零和思维,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中国一直坚持市场化原则,也愿意和欧洲国家开展公平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容忍不合理的打压和限制。
其实中欧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很多分歧都是源于认知偏差和利益焦虑。
如果欧洲国家能放下偏见,正视中国的发展,摒弃那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陈旧思维,回到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轨道上来,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都是好事。
![]()
反之,如果一味地搞对抗、筑壁垒,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毕竟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无论是供应链自主能力,还是反制手段,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荷兰断供安世的闹剧已经证明,想靠打压中国来换取自身利益,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希望欧洲国家能早日认清现实,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