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江苏的县级区划和今天,怎么就差了一大截呢?”这是我对着手里的清末地图,不断自言自语的问题。那时候的江苏省,一共72个县,县治几乎都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省名也很有意思——“江苏”两个字,其实是从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凑出来的。可你想啊,这种“拼字”策略,其实早就埋下了后面大迁徙的伏笔。
先说北部。1911年的江苏北边,还有砀山、萧县。它们今天可不属于江苏了。有人会问:“他们为什么要‘跳槽’到安徽?”原因很简单:安徽新立省后,为了平衡省界,沿淮而下的这两个县就划给了新省。这就好比一拨邻居搬家,你家房子空着,让别人顺理成章搬进去了。
![]()
再往南走,丰县、沛县几乎没变。它们稳稳当当地成了千年老县;铜山县的故事就刺激了点——它改名为铜山区,邳州也升级成邳州市,可别看两个名称加了“市”,它们的县治所在地,还是当年共用的那几座古城墙。睢宁县也保持原状,这就像有的人,换了衣服,骨子里还是老样子。
![]()
海州那块地,可就热闹了。原来的海州一分为四:东海县、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互拆互拼,形成今天的格局。你看地图,蓝色的当年海州县治,从码头搬到港口,又从港口搬到新区,跟着经济潮流走,一圈下来,名字变了,位置也变了,可那颗“海门”心没变。
![]()
中央地带更是一锅粥。沭阳县没动,还是沭阳县;但宿迁县变成了宿迁市,从县城变成了地级市,想当年那群吏员,肯定没想到一天能领“市长”印。阜宁县呢,又分成了响水县、射阳县、阜宁县和滨海县。安东县改名涟水县,清河县改名淮阴区,桃园县改名泗阳县,山阴县改名淮安市。这样一拆一合,仿佛村头的流水,东流几里又归到原来的河道。
![]()
盐城县拆出了盐城市和建湖县,宝应县也“生”出了金湖县和宝应县两份儿;高邮州昙花一现,如今成了高邮市;兴化县直接升级成兴化市;东台县拆成东台市和大丰区;泰州一带乱成一锅粥,大致成了现在的泰州市、姜堰市、海安县。甘泉县在1912年被并入江都县(现在的扬州市江都区),从此隐没在土地招牌里。
![]()
江苏南部就更讲究了。如皋县分出了现在的如东县、如皋市;泰兴县一头连着今天的泰兴市;太平厅摇身一变成了扬中市;江都县则成了江都市;杨子县成了仪征市;六合县归入了六合区;江浦县变成了江浦区;上元县于1912年并入江宁县;句容县任职不变;丹徒县就是今天的丹徒区;靖江县没动;江阴县变成了江阴市;金坛县、溧水县、溧阳县、高淳县四个县名字全都没变。小声说一句,武进县和阳湖县共用一个县城,那时两县吏员一起在衙门喝茶聊八卦;现在,一分为常州市区和武进市,两边衙门都搬进了高楼大厦。
![]()
吴兴县和荆溪县那对“连体婴”,共用一个县城,而今是宜兴市;无锡县和金匮县共用一个县城,如今是无锡市;通州——也就是现在的南通,同熟县和昭文县共用县城,如今常熟市自成一派;长州县、元和县、吴县三个县共用一个县城,如今汇成了苏州市、吴中区。靖湖厅和太湖厅则成了吴中区的一部分;震泽县和吴江县共用一个县城,变成了吴江区;新阳县和昆山县共用一个县城,如今的昆山市就是二者合并升级后的结果。
![]()
为什么这么多县要共用一个县治?原因就在于人口密集,赋税丰富,当时的省政府省心,办事方便。可拆可合的行政单元,正如西南几条细细分叉的水渠,想怎么引水就怎么引。
![]()
你问还有没有漏网之鱼?有的,江苏其他各县后来都被划给了上海。想当年沪东、沪西那些围堤大场,一眨眼就从江苏版图里被抹掉了。
![]()
这一串串的变动,背后其实是清末民初政权交替、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有人靠地理优势,升格成市;有人因为毗邻大河,被划到别的省;有人公费高升规划,把县变区变市;更有人按人口纳赋,把多个县合并住到一个县城里。
那么,今天再回头看1911年的地图,我们能感受到的不仅是行政区划的变化,还有那一波波旧势力和新潮流的碰撞。有人在变动中借机上位,有人在变动中被“边缘化”。这些看似冰冷的地名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个真实的人的欲望、野心和无奈。
江都县的士绅们,可能在接到“江都市”批文那天,还没喝完一杯茶,就在县衙门口放鞭炮庆祝;而被并入江宁县的上元县老百姓,却要重新去新县办理土地、户口——想想,都够折腾一阵子的。你说,这场百年版图重组,算是赢家通吃,还是“负重前行”?江苏的72个清末县,今天只剩下四十几个,而这些县城早已长出高楼大厦,街道宽阔如盘。
故事到这里,依旧留有未解的疑问:未来的区划调整,还会不会再有一次“大搬家”?或许,下一个“县—区—市”变身,就在我们身边的那条街道正在悄悄酝酿。
参考资料:[《江苏省行政区划沿革》]信息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