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卡图书
为 您 加 油
![]()
这事儿说出来我都怀疑自己眼花了——有位妈妈在网上认真发问:女儿上高中了,一个月给20元生活费够不够?不是2000,也不是200,是20!说实话,我刚看到这数字时,脑子里瞬间闪过校园里自动贩卖机最便宜的矿泉水标价:2元一瓶。这姑娘要是渴了,得掐着手指算两才能喝上一口水啊!
先别急着拍桌子,这位妈妈可不是在开玩笑。她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当年5毛钱能用一周,现在的孩子就是被惯坏了!”在她看来,20元是“零花钱”,买书学费她全包,但零食娱乐?门都没有!她还觉得自己特别明智:“真正的爱不是无底线满足,而是教孩子珍惜!”
![]()
可咱们掰扯掰扯,这真是“教育”还是“饥饿游戏校园版”?现在高中食堂一个包子都两三块了,20元怕是连一周的豆浆都买不起。有网友毒舌吐槽:“校霸把剩饭扣她碗里,孩子都得含泪说谢谢贵人!”话虽损,却戳中痛点:当孩子连基本需求都被压榨,别人给颗糖都能让她觉得遇见了光。
![]()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极端节俭”真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吗?我见过太多案例:被压榨零花钱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在成年后报复性消费;从小物质极度匮乏的姑娘,别人送支口红就以为是真爱。评论区那个骑摩托的“小黄毛”梗为什么火?因为现实里真可能有这种人趁虚而入——你嫌20元太多,人家随手一杯奶茶就能让孩子感动半天。
![]()
当然,父母怕孩子乱花钱的心情能理解。高中阶段确实该学会规划用钱,但20元连“规划”的资格都没有,直接快进到“求生模式”。有网友算过账:20元=每天0.6元,连包辣条都得分期付款。这哪是培养财商?分明是强迫孩子修炼辟谷术!
其实很多家长纠结的不是“给不给钱”,而是“怎么给”。比如固定金额让孩子自己安排餐饮零食,超支了用劳动补偿;或者一起记账分析哪些值得花。既给空间又设边界,比直接断粮高明多了。就像评论区说的:“你在家做饭试试20元能活几天?将心比心吧!”
![]()
最后真想问问这位妈妈:您自己一个月会花多少?如果您的老板说“为培养你吃苦耐劳,本月工资扣剩20”,您乐意吗?养育孩子不是驯兽,与其用饥饿教育让孩子记住“钱难赚”,不如教会她如何堂堂正正赚钱、明明白白花钱。
各位家长来说说,你们觉得高中生每月零花钱多少合适?如果你被每月20元预算扔进校园,能活过三天吗?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绿卡图书整理,未找到原文出处。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QQ2712750795),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