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京交出医务社工“温暖答卷”

0
分享至

2025年是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5周年。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媒体沟通会,介绍该市医务社会工作最新进展。自2020年以来,北京市创新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大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将医务社会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助力破解卫生健康发展难题,探索出彰显中国特色、体现首善标准的医务社会工作“北京模式”。截至目前,北京市293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配备医务社工787人,统筹志愿者9803人。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建辉介绍,当前,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构建起“以基层为重点、三级医院为引领、二级医院为支撑,各级医疗机构协同推进”的发展体系。通过试点先行、项目驱动、典型示范等方式,该市持续推动医务社工融入临床路径与医院管理流程,在儿科、老年、肿瘤等专科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服务模式。此外,该市对医务社工基础相对薄弱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政策倾斜与培育支持,确定15个基层培育基地、229家基层培育单位,探索建立医务社工与社区社工对接机制,将卫生健康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至社会治理末梢。

王建辉表示,北京市不断融合创新,立足国情市情,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不断探索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模式。医务社会工作被嵌入卫生健康服务关键环节,医务社工在门急诊一线联动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医患沟通、医疗救助等人文服务,介入接诉即办主动治理、导诊陪诊公益服务;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管理、医养结合等重点工作,将艺术疗愈引入门诊和病房等,让医疗服务更具人文温度。

在北京协和医院,医务社工深入参与多学科诊疗和联合查房,将心理社会评估融入诊疗全过程,协同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身、心、社一体化的“全人全程”服务。“医学不仅关乎生命的长度,更关乎生命的宽度与温度。医务社工正是温度的重要传递者。”该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敦干介绍,经过5年的探索,北京协和医院已形成“医社联动”多科协作、“医艺融合”人文疗愈、“志愿服务”多元参与等特色模式,让人文关怀与医疗服务有机融合。

在基层,医务社会工作同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马琳介绍,该中心以医养结合为基石,以医务社工为纽带,探索构建“医护+社工+志愿者+家庭”四方联动的社区健康服务新路径,让老街坊们的晚年生活既有“医靠”,更有温度。数据显示,该中心门诊量较模式开展前同期增长52%,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17%。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医务社工深度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通过开展精准化宣传,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有效提升签约吸引力;在慢性病随访中同步提供心理支持,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

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北京市医务社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会上,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毅表示,5年来,基金会采取“驻岗支持”模式,将医务社工派驻至北京市60家医疗机构,精准覆盖肿瘤、儿科、安宁疗护等30余个临床科室,织就了一张初具规模的“北京驻岗支持服务网络”。此外,通过“小额项目资助+专业督导”,赋能75家医院开展特色公益服务项目;链接并撬动社会资源超过410万元,为大量困难患者构建了从生理、心理到社会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王建辉表示,北京市将继续探索中国化医务社会工作的“北京实践”,让医务社会工作成为“文明北京”建设的一张名片,为推进健康北京建设贡献力量。


文:健康报记者 郭蕾 特约记者 姚秀军

编辑:于洋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健康报 incentive-icons
健康报
健康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20253文章数 430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