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
前言
最近跳水圈最炸的消息,莫过于全红婵复出首战就夺冠了,休息了足足半年,换了新搭档,没想到一亮相全运会赛场就拿下金牌,照样把“水花消失术”玩得炉火纯青。
但比起冠军奖杯,更引热议的是她的身材,不少网友盯着屏幕直呼“不敢认”,因为那个东京奥运会上瘦瘦小小的天才少女,确实肉眼可见地长壮了。
![]()
复出即夺冠
先说说这场让全网沸腾的比赛,11月2日的全运会双人10米跳台决赛,全红婵的搭档从老熟人陈芋汐换成了王佳莹。
赛前热身视频一放出来就冲上热搜,不是因为动作多惊艳,而是镜头扫过运动员群时,全红婵站在中间格外显眼。
有网友刚开始还把旁边一位瘦削的短发运动员认成了她,直到陈芋汐下水后,镜头才拍到真正的全红婵,和东京奥运会时那个腼腆的小不点比,简直判若两人。
![]()
但赛场从不说谎,伴随着裁判打分牌上的高分不断弹出,全红婵和王佳莹的组合一路领先,最后稳稳拿下冠军。
央视体育当晚就发文祝贺:“休养半年,归来仍是王者!17岁的全红婵用实力回应所有期待。”要知道这可是她带着旧伤、经历身体发育期调整后的首秀,能拿出这样的表现,远比想象中更不容易。
可能有人不懂,运动员长身体不是很正常吗,为啥大家反应这么大?这就得说说跳水项目的“发育关”,几乎是所有女子跳台选手的“天堑”。
![]()
广东省跳水队总教练曾在采访中解释过,对跳台运动员来说,体重每增加一克,空中姿态控制、入水水花压制都会受到影响。
全红婵从东京奥运会到现在,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自然跟着增加,这对她赖以成名的技术动作来说,是颠覆性的挑战。
![]()
最直观的变化是她最拿手的“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动作,在休整前的几次比赛中,这个曾经让她拿到满分的动作明显变得没那么流畅。
有专业解说分析,身体维度变化后肌肉发力点、空中旋转角速度都得重新调整,相当于要把十几年练熟的动作推倒重来,这也是她选择暂时休整的原因,与其在赛场硬撑被质疑,不如沉下心磨合新的身体状态。
![]()
难过的发育关
为了驯服这具“正在反叛”的身体,全红婵付出的代价超出常人想象,队友透露她的训练时间比之前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每天反复练习基础动作,就是为了让肌肉记住新的发力模式。
队里给她定制的食谱严苛到克,低油低盐是基本要求,连加餐都只能是固定量的蛋白和水果。
更难的是脚踝旧伤,每次高强度训练后都要冰敷理疗,医生多次提醒她注意拉伤风险,但她从没喊过停。

其实全红婵早就说过自己的不容易:“跳不好或者被说的时候很想哭,也很多次想过放弃,我看起来非常乐观,其实都憋心里,不轻易讲出来而已。”
14岁在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时,她用466.2分的创纪录成绩拿下金牌,那个时候大家都喊她“天才少女”,却忘了她每天要练几百次跳水,忘了她为了控制体重连最爱吃的零食都碰不了。
比身体挑战更烦人的,是舆论场的“外部战场”,休整期间“全红婵变胖”“状态下滑”的话题就没断过,甚至有人造谣说她要退役。
![]()
更离谱的是她因为作为优秀运动员被暨南大学录取,还被一些人攻击“文化水平低”“浪费教育资源”,这些声音逼得广东省队不得不出面澄清,请求外界“给孩子一点喘息空间”。
这次复出夺冠,算是给这些质疑者最有力的回应,比赛结束后不少网友翻出之前的评论区“打脸”:“之前说人家胖了跳不动的,现在怎么不说话了?”“成绩摆在这,比啥都管用”。
![]()
![]()
但也有理性的声音值得深思:“我们总把运动员当神,却忘了她才17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确实,17岁的普通孩子还在为考试烦恼,全红婵却要在赛场和身体发育的双重压力下战斗,还要承受全网的放大镜审视。
![]()
彼此成就的搭档
在这场与身体和舆论的战斗中,有个“盟友”不得不提陈芋汐,很多人觉得她们是竞争对手,其实她们更像“共生伙伴”。
陈芋汐曾说:“是全红婵的出现,让我突破了450分的瓶颈,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自己能达到这个高度。”
而全红婵也坦言,双人比赛有陈芋汐在身边会特别安心,这种互相成就的关系,成了她们的“压力缓冲器”。
![]()
翻看两人的战绩就知道,即便全红婵在单人项目经历调整,她们的双人组合却始终稳定,世界杯六连冠、巴黎奥运会金牌,还为中国跳水队拿下了队史第50枚奥运金牌。
用国家队教练的话说:“她们不是互相消耗,而是彼此成就,这在竞技体育里太难得了。”
![]()
可能有人会问全红婵的身材还能恢复到以前吗?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跳水靠的是技术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郭晶晶、伏明霞等前辈也都经历过发育期调整,最后照样成为传奇。
全红婵现在的状态就是最好的证明,体重增加了,但水花控制依旧顶尖,搭档换了,但默契丝毫不减。
更值得关注的是她的未来,17岁的年纪已经手握两枚奥运金牌、多次世界冠军,原本今年5月的水立方世界杯总决赛,她有机会冲击大满贯,只是因为伤病错过了。
![]()
但对她来说,时间有的是,跳水运动员的黄金期还很长,只要能平稳度过发育期,她的潜力远没到上限。
赛后有个细节很暖心,英国选手赛后特意跑过来熊抱了全红婵,这个画面被网友调侃“冠军被英国人揽入怀中”。
这或许就是体育最本真的样子,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互相尊重的朋友,而我们作为观众更应该拿出这样的心态,少点对身材的苛责,多点对努力的认可,少点“神化”的期待,多点对少年的包容。
![]()
结语
全红婵的故事从来不是“天才少女”的童话,而是一个农村女孩靠着坚持,在身体发育、伤病困扰、舆论压力下不断突围的现实,她用复出夺冠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不会变,而是能在变化中重新掌控自己。
下次再看到关于她的讨论,希望大家能多想想那个在训练馆里反复起跳的身影,多看看领奖台上她胸前的金牌。
毕竟对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来说,实力才是最硬的名片,而包容和鼓励才是我们该给她的最好礼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一起为婵宝加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